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极限警戒 第862节 (第2/2页)
。 暖玉又道:“大部分人是生存在最底层,每日需要做着某些重复的体力劳动,很劳累,那种劳累几乎抽干了世人所有的精力,让你无暇去想多余的事情。” 沈约皱下眉头,显然听出一些问题,但他没有打断暖玉的叙说。 暖玉回忆中带着痛苦,“我的父亲是个运营官,每天的任务就是向九州之王汇报世界日常,维系很多机器人的正常运行。我偶尔也看到过九州之王,印象中,他就是一个人处于殿中。” 沈约在听暖玉描绘的时候,竭力的融入,却感觉到暖玉那个世界很是诡异。 坐在殿中的九州之王掌管着一批灵敏的机器人,而机器人在管理着底层的人类去做一些繁重的体力活。 听起来很有末日感,但沈约总觉得其中有很大的问题。 “任何人有了问题、犯了错,不遵守世界的规则,很快就会得到机器人的惩罚。” 暖玉心有余悸道:“我亲眼看到太多人被投入如同粉碎机的机器中,被粉碎成尘埃。” 沈约心道,这可说是将人类残暴性发挥到了巅峰。 杀一儆百的做法莫过于此。 “父亲每天都要警告我,按照规矩做事。”暖玉又道。 沈约不由道:“每天吗?” 听起来这个父亲过于紧张。 暖玉强调道:“是的,每天!在我的世界,还有个规定,当一个人的贡献值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前往天堂,在那里,再不用经受工作的苦难。” 第1294节 圣人养猪 沈约在听暖玉叙说的时候,一直皱着眉头。 他知道暖玉这时候不会骗他,但他却听出了叙说中太多不合理的地方。 石田秀子看了沈约一眼,“你听出问题了?” 沈约点点头,沉吟道:“先让暖玉说下去。” 不等暖玉开口,沈约补了一句,“暖玉,你说的天堂不是人死后才去的地方,而是形容一个安逸的地方?” 暖玉点头道:“是的,不是死亡后幻想之地,而是个真正安逸的地方。我亲眼目睹了那里人的情况,那里的人不用再做繁琐的工作,每天可以享受最好的生活!” 石田秀子淡淡道:“那不过是另外一种养猪的方式。” “养猪?”暖玉声音微有颤抖。 石田秀子反问道:“不是养猪吗?让猪无知无欲,以为那就是人生,其实两种人生没有区别。” 沈约保持沉默。 石田秀子说的辛辣,但这何尝不是个事实? 苦命如狗,幸福如猪,很多人从奔波为了一口饭吃转到不用为饮食起居发愁,经历了由狗到猪的转变,但行为又比猪狗高明多少? 盲从一个规则,妄想获取永远的安全保证和安逸,却避免不了最终的一刀! 在暖玉世界的两种人生,就是苦命狗和幸福猪的人生! 石田秀子一语就道破了本质。 暖玉却没有太过激动,只是道:“你说的是对的。不过……那时的我自然没有这高的认知,我所在那个世界的人类,一直都很向往天堂的生活。” 沈约突然道:“是圣人之治!九州之王当自己是个圣人?” 石田秀子喃喃道:“好像是这样。” 由石田秀子“无知无欲”四字,沈约倒是很容易联想到老子《道德经》说的几句话。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在老子看来,圣人之治的核心就是对所率领的人“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是以老子又说——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后人常因老子的这段话有诸多讨论,有人觉得老子是个圣贤,自然对老子说的“使民无知无欲”有着高明的道德解释,攻击老子的人却因为这些话认为老子在玩什么愚民政策——你让老百姓处于无知状态、只信奉你统治者说的话,那不是愚民是什么? 可事实却是——老子只是揭露了圣人之治的实质罢了,老子对圣人也是不屑的,不然也不会在《道德经》中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些言论。 圣人之治也是一种统治,和国家机器同属一个层面而已。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当你开始强调所谓的孝慈、忠臣的时候,说明这社会已经大有问题。当你强调圣人之治,只能说明这世界已经虚伪的不像样子。 因此所谓的圣人之治,在老子眼中,和常规统治不过是五十步百步的区别。但在老子的眼中,能做到圣人之治,也算是难得可贵了,就如修行中,你做不到四禅八定,但能做到欲界定也不错了。 进步总比倒退要强。 至于后世从老米那里发展出来“以消费刺激生产”的理论,让世人充满欲望的做法,和圣人之治相比,更是天堑之隔。 老子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会摇头说这个世界无药可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