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玉软花柔 第12节  (第1/2页)
    谢韫目光怜惜,自是应承。    她探手覆到元承晚手上,声线亦在一片温暖中愈发柔软:    “狸狸莫怕,皇嫂晓得厉害。只是——”    温婉的皇后通身沉寂,恰如菡萏含露犹泣,纤肩亦难撑重重宫袍。    “若你想留这孩子,定要好好安养。”    元承晚闻言下意识抚了抚小腹。    乍听此言,她心头亦是不好受。    皇兄与皇嫂鹣鲽情深,却始终于子嗣一事上无缘。    这五年间,皇嫂小产过两次,她至今难忘兄嫂二人彼时黯然悲痛的面色。    元承晚轻轻回握谢韫柔软温热的手:“多谢皇嫂提醒。我幼时听闻,儿女皆是缘分,应时便至。皇嫂不妨宽心,不必忧怀。”    谢韫含悲忍悒,只微微笑了笑。    今日情状已不适合清心闲谈,元承晚很快便告退,准备打道回府。    待鸾车行至丹凤门外,却遇到方才先走一步的辛盈袖。    她应是在暑热中等候多时,光洁的额上汗意点点。    元承晚见是她来,眼底漫出宛然笑意。    辛盈袖亦是眉眼清莹含笑。    鸾车在原处稍停片刻,鞍前骈立的两马于烈阳下轻轻甩尾,不耐地咴声打着响鼻。    车内的辛盈袖并不闲言,只低语道:“殿下目前胎相安稳,腹中胎儿情状甚好,不必多虑;只是——    “若要做旁的决定,如今已两月,不能再拖。”    话毕,她又自医箱取出纸墨,低头写下几张方子。    待墨干后折了两折,交予元承晚,目色诚挚道:“此二者皆是太医署中历代流传的良方,是最温和不过的法子,殿下尽可安心取用。”    元承晚接过药方,依言垂眸。    待又一次意识到此为何物时,仍觉反应不不过来。    她虽强自镇静,但实则自方才起,头脑心神便确然被“怀妊”二字摄住。    此刻细望一眼,只见两份方子分别于背面做了标记。    一份是圈,另一份圈中多了一个墨点。    “妇人怀妊,本就是难关险境,留或不留皆有风险。”    “臣只望殿下凤体康安。”    辛盈袖言语恳切,以医者身份、亦以友人身份将孕况仔细告知,随即便径自离去。    元承晚撩起车帘,透过刺目日光恍惚望着她细弱肩膀挎着医箱疾行而去。    身上的绛紫官服被风鼓满衣袖。    垂眸再望手里的两张药方,这时倒是当真忍不住失笑。    她安慰皇嫂的“儿女缘分论”未必发乎本心,只是——    适才尚在感叹崔恪的儿女债,怎的这么快就轮到她。    孩儿莫非当真是债?    这个孩子——    元承晚探手到腹部,仍是觉得怪异,这里头怎会有个孩子。    当时便沐浴了,药也喝了,摁也摁了,竟还是没防住?    她不知是不是该骂裴时行。    可她就是想骂:“这个贱人!祸种!”    乱麻一般的心绪并未因这一声叱骂疏解些许。    长公主目色深思,手上无意识地抚过纸头记号。    葱白指尖停留在那个圈上,反复摩挲。    若留下,想必可以令上京的许多高门男子就此却步,不再纠缠。    且日后再向皇兄推辞,说她经前次一事对男子有了阴影,看在有孩子的份上,皇兄也不会再逼她。    毕竟孩子已经有了,还要驸马做什么呢?    这听起来倒像个一劳永逸的主意。    只是她对成为一个母亲全无准备。    若真要留,这就是一条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个人日后唤她一声母亲,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