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页 (第2/2页)
焉知心经》藏入上邪经集阁,以《焉知心经》的精妙,大约会置入上三层,童殊权限不够,是以从未曾见过。 童氏守护上邪经集阁,却并非人人权限一致。 除了下三层是童氏各支传人可见外,往上的权限是由传人所藏入经集数量决定的,所藏入的经集越多,于阁中的权限越高。 这么算来,他母亲当年藏了《焉知心经》,又藏了《芙蓉山经典》,再加上母亲一生不辍,很有可能达到了能入上三层的权限。 说来惭愧,他虽遗传了母亲的好记性,却于藏经上远不如母亲。 他少时顽心重,又是立志于修成一代大能,志不在此,耐不住性子像母亲那样每日只是看书默书,也做不到只想着藏经一件事,光是修习便已占了他大半精力。 他的入阁权限最高之时,不是在母亲膝下,而是在魇门阙。 在魇门阙时,他每日都要去听令雪楼讲经,令雪楼与他讲完,必要他默下,等一五一十默对后,再要他烧之。 理由是: 能一字不差默下,说明记住了。 烧掉了,便无所倚仗,才不敢忘。 这倒正合了他藏经之事,那几年里,魇门阙的经籍,十有八九被他藏入了上邪经集阁,从而得到入阁第七层的权限。 上三层,他是从未进过的。 童殊这般陷入沉思,站在原地不动。 素如也不打断他,她走向舍利塔,深深行了一礼。 回身时,正对着童殊的背后,忽然“哦?”了一声。 童殊拉回思绪,转身奇道:“真人,怎么了?” 素如道:“我曾见你母亲后颈上有一块炎芒形的印记,似是族徽,你却没有?” 童殊愕然。 记忆中并未见母亲后颈有什么印记。 蓦地心思一动,想起自己后颈曾有几日疼过,当时摸着似有肿物,只是后来没上心,便略过了。他此时探手一试,后颈处平坦光滑,连肿涨都没有。 童殊自忖道:“或许并不是所有童氏后代都有。“ 素如别有深意地收回目光,道:“你回来之后,可曾去看过你母亲?” 童殊低下头:“尚未。” 素如却并无任何责怪之意,而是道:“尚好,近来你还是莫去为好。” “为何?” “时机不对。” 童殊其实一直隐有一种直觉,暂时不能暴露母亲的安葬之地,见素如说得高深,不禁追问:“何时是好时机?” 素如道:“时机一到,你自会知晓。” 童殊遇到母亲之事,不免心急,再追问道:“真人,您既已开口,何不一次说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