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页 (第2/2页)
支持Saber的。” 太宰望月的突然发声让其他三位英灵看了过去,而听完她的话,Saber蓦地眉眼微怔,像是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得到望月的支持。 “我觉得为王理念的高低不仅要得到其他王者的认同,还应该从臣民意见的角度来看对吧。”太宰望月用着讲道理的语气跟他们说。 “哦?此话倒是有理。”伊斯坎达尔没有否决她的话,但他也没有简单接受,“但是,你选择Saber的理由又有怎样的大义与道理呢?” 太宰望月沉吟的时间长了些,在这样的情形下她要出口的话也变得慎重了起来:“我这一世很长时间是从中国和日本生长起来的,我得承认我的选择大概有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儒家文化里,Saber这样的王者是会被称为圣人,是各个时代的君王作为终极目标所追求的样子。道德标杆、自律高洁、为人朴素、一心为国,这就是仁君的样子。” “比如征服王,你的理念是君臣一心征服更多的土地。作为君王,你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王者。如果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说,在你的国家里生活有着生在强大国家的强烈荣誉感,却不一定是生活在最好的环境里。” “我不了解历史,只听征服王你的说法我只看到了无上的武功,却没看到文治,你征服下来这么多的疆域,想也必就没有什么时间好好管理征服下来的土地了吧。当然,形成大一统的国家肯定会有很多好处,比如文化交流就方便了。但如果是一个普通的臣民,他的生活相关可能就只是眼前的一点范围,你的征服、国家的疆域,大概对他没什么影响。” “中华文明向来更注重内部的生活优化而不是向外扩张土地,扩张土地也是在内部治理做好之后再进行的,疆土扩张的同时也是文明归化的过程,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认同感。以中华文明的经验来讲,如果是只征服土地却不注重文明的认同感的话这种统一应该并不稳定,只是建立在你的军事优势下的勉强统一,如果失去了你的军事震慑,那应该很快就回归到原来的各个国家状态了。” “感觉这种国家疆域太过依赖王的个人能力了,不稳定,身为普通人还是希望国家能稳定一些吧。” “吉尔伽美什就先不说了吧……他的年代太过久远,和现代人的观念有很多不同。有时候我觉得他那样做挺粗暴的,但是他的人民反而觉得他那样做很贤明。因为亲身体验过差异,所以反而不好评价了。”太宰望月道,“毕竟在儒家文化的理念里,这家伙就是暴君中的暴君,注定被推翻的那种。话说傲慢这种性格,在中国这边是绝对的负面含义,史书上光是记上这么一条就足够被后人称为暴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