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1页 (第1/2页)
她们积善堂和济世堂在赈灾接济这条路上做了多少多少事情。 林林总总汇成一句话……希望今日出席的各位贵客能慷慨解囊,支持一下她们积善堂和济世堂的工作。 话音落下,宴客场中之人面面相觑,很显然谁也没想到他们只是来参加个太子妃的生辰宴,除了给太子妃准备寿礼之外,还要慷慨解囊,资助积善堂和济世堂。 虽说两位主理人说了,捐多捐少都随意,可这被人在后面撵着,不捐不行,人家都说是用来接济灾民,元老夫人和薛老夫人这些年做的就是这些事情,要是明说不捐,岂非直接告诉别人,自家府邸独善其身,没有同情心吗? 所以一定要捐。 可捐多捐少也是个问题啊。 捐多了自己吃亏,捐少又怕丢了府里颜面,还怕引起上头那些权贵们的不悦,左右为难,纷纷后悔今日来参加太子妃的生辰宴了。 林悠和韩霁对望一眼,林悠轻声问: “太子和太子妃事先知道她们搞这一出吗?” 韩霁往面色铁青的太子和太子妃看去,回道:“约莫是不知道的。” 那也就是说,元老夫人和薛老夫人是故意承办了太子妃的生辰宴,为的就是在生辰宴上搞这么一出。 这个时候,太子和太子妃就算心中不悦,除非撕破脸,否则无法扭转局面,这个锅他们就背定了,因为在座的人都是冲着太子妃生辰而来,往后人们谈论起来,也只会谈论这是太子妃的意思。 可太子妃何其冤枉。 她只是被借了个名,积善堂和济世堂的钱不会到她的手上,但人们却会永远记得他们曾在太子妃的生辰宴上捐过钱。 很快就有几列统一服饰的婢女走出,两两一列,拿着募捐箱到各个席位旁收取善款。 一个收钱,一个记录,并且记录之后还会高声吟唱出来府邸与金额。 第155章 “宣春伯府, 五千两。” 席面中一阵交头接耳的讨论: 【宣春伯府都出五千两?疯了不成?】 【一来就这么高,让后面的人怎么出啊?】 “永嘉侯府,八千两。” 又是一阵讨论: 【嚯!八千两了。这这这……】 【这不要人命嘛不是。】 “临川伯府, 三百两。” 【哟!来了个正常的!要不咱家也出个三五百两意思意思得了。。】 “奉顺公府,一万两。” 【喝!一万……】 “忠勤伯府,三千两。” “承恩伯府, 一百两。” 【哈哈哈哈哈,才一百两。】 【真好意思拿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