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_第1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节 (第3/3页)

 “九毫米!”听到独眼龙这句话,在场的不光是杨开,九筒,石头,赵勇德等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也咋舌起来。或许在旁人眼里,九毫米只是一个微小的数学尺度,但在他们眼里,九毫米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无论是国军现役的中正式步枪,还是独眼龙的毛瑟,杨开的m1卡宾枪,口径都在六毫米上下浮动。九毫米则意味着,这种子弹所归属的步枪,口径是众人步枪的整整一点五倍。

    这样口径的步枪,杀伤力是十分惊人的。杨开想破了脑子,也不知道,现今世界上还有哪一国的士兵,会使用如此可怕的武器。

    “你能分辨出这枚子弹的标配步枪吗?”杨开皱着眉头问道。

    “这……给我一点时间。”独眼龙拿捏着弹壳,索性坐在了地上,聚精会神的研究着。

    而整个小组,也停留在了原地,等待着他的答案。一种特有的直觉告诉杨开,这枚子弹很不简单。

    很可能,查到了它的来历,就能继血字铁门后,摸索到另一条蛛丝马迹。

    “九毫米,九毫米……”这个词,犹如挥之不散的鬼魅,缭绕在独眼龙那深邃的瞳孔里。

    过了大约一刻钟,独眼龙这才回过神来,重重的说道:“据我所知,目前亚洲只有一种步枪使用这种子弹。”

    “什么步枪?”杨开急迫的问道。

    “日军尚未正式装备的九九式步兵小铳。”独眼龙的声音斩钉截铁:“这种小铳是在三八大盖的基础上改良,替换了枪管和击发装置,性能上比三八大盖要稳定,枪管也加粗了。使用了超大口径的子弹,穿透力大,一枪下去,即使打中的不是要害,受伤者也会暂时失去战斗力,甚至终身残废。这也承袭了日本军部一直强调的节约子弹,一枪下去,必须要立刻击毙一个敌人的理念。”

    “九九式步兵小铳,我听说过,但没得到过具体参数。”杨开沉吟片刻,说道:“看来在很久以前,这个地方,曾有一支装备有先进步枪的日军经过,这枚弹壳,应该就是他们所遗留的。”

    “很有这个可能。”独眼龙点头:“九九式步兵小铳出现时间很晚,再加上邱先生曾说过,那支神秘的装甲兵团,以及第二批增援部队。我想,这种枪应该是其中一股部队,或者两股部队同时都装备的。”

    “那为什么小鬼子放着好好地三八大盖不用,而使用这种新式步枪呢?按理说,这种枪军库里的数量可不多。”杨开吐出了自己的疑问。

    “看来后来的那批增援部队,也是临时组建了。”独眼龙说道:“我能联想到,小鬼子一定是害怕什么东西,出于某种忌惮,才下了血本,不但抽回了防御老毛子的坦克联队,还清一色的给增援部队集体换了装。”

    “是啊,既然是这样。后面的路,我们就更应该加倍小心。希望那个可怕的生物已经被小鬼子肃清了,要是半道冒出来,后果不堪设想。”杨开心有余悸的说道。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华伯涛听着两人的对话,面色严峻的说道。纪录片里龙的威力,他是有目共睹的。

    撕裂,破碎,可怕的创世纪力量。

    “从现在起,大家放慢脚步吧,都小心点,看到什么异样的东西,立刻向我汇报。”杨开想了想,说道。

    “既然已经发现了一枚弹壳,前面肯定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是满目疮痍的作战痕迹。”

    “我倒要看看,小鬼子为了在这片荒无人烟的领域建造一座基地,究竟葬送了多少军力。”杨开笑着将伸出手,将已经没用的弹壳丢出老远,直到消失的彻底不见。

    强烈的好奇心,唆使着杨开迫切想知道,整件事情的真相。

    因为现在的他虽然明白了些什么,但却还是一头雾水。

    “杨开……”不知何时,华伯涛走到了杨开的身后,像是有话要说。

    “华教授,怎么了。”杨开回过头来。

    “我想说,我心里的那种奇怪的预感,又出现了。先前看到那些血写的日本字时,出现了一次。现在看到这枚弹壳时,又出现了一次。那是一种,强压在胸腔里的,不祥的预感!”华伯涛咬牙切齿的说道。

    第二四二章 樱花盛开(5)

    “华教授,你最近的精神状态似乎不太好。”杨开很委婉的说道,他刻意的将眼神转向他处,不去看华伯涛的目光。

    “你是不相信我的话,还是以为我疯了?”华伯涛叹了口气。

    “我没这个意思……”杨开也觉得自己先前的那句话,重了一些。人越老,就会越敏感,谁也不会例外。

    “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吧!”华伯涛摇了摇头,手腕上青筋毕露,猛一下落,将紧握在五指间的破冰镐死死的钉在了脚下的冰面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