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_第1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节 (第2/3页)

干质地非常的坚硬,具有不吸水变软的特点。压缩饼干适合充饥和长期储存,并和罐头一样,成为战争时期炙手可热的必需品之一。

    但这种食物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吃了很容易口干。

    所以杨开等人只能先咬上一口饼干,然后喝一口水,利用温水将嘴里的饼干融化,这才咀嚼着吞咽下去。

    “谢谢。”陈天顶接过饼干,表情有些心不在焉。

    “好好地一只大鱼,好好烤烤,能够咱们享用三天的,可惜了,唉,可惜了……”片刻,陈天顶气恼的说道:“结果到头来,咱还得吃这个!”

    说完,他狠狠地咬了口手中的饼干。

    咯吱一声,像是要把满腔的郁闷发泄在这无辜的饼干上。

    看到这一幕,杨开劝慰道:“陈老板,既然事情都这样了,也放开点,就当没遇到过这条鱼吧!”

    “吃完东西,咱们先进帐篷谈一下关于明天路程的安排。毕竟,这个才是此行的关键所在。”

    第二五八章 血腥大坝(6)

    “嗯,我知道轻重。”陈天顶点点头说道。

    “放心吧,杨开,整张地图全在我的肚子里,后面的路绝不会出岔子。”

    苏联人的燃油提炼过程看样子并不是很精练,中间裹挟了不少杂质。因此篝火烧的久了,窟窿周围的冰面全部被熏成了棕黑色,火苗也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左右乱窜,时而发出‘咔’的一声炸响,就像是往火堆里搁了几根竹子似的。

    篝火中散发出的焦味,让人不禁眯起了眼睛。

    “陈老板,你的意思我懂。”听了陈天顶的话,杨开说道:“我也相信你和华教授的能力,但邱先生在将地图交付给我们时的那番嘱托,还是要铭记呀!”

    邱老实曾说,这张地图是手绘的,参照于美国侦察机的航空拍摄,所以在准确性上令人堪忧。毕竟,没几个人真正去过北纬三十七度区。

    这之中,就包括绘图人邱老实自己。

    “杨开,你的担心是多余的。”陈天顶笑了笑,解释道:“其实早在祥瑞镇,我就曾通宵研究过这张地图,哪里是对的,哪里是错的,哪里需要去试探,当时肚子里已经有了腹稿。但我深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你发现了没,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重新翻看地图,那时候,就是我再一次完善计划的时候。大兴安岭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就像有的左撇子一辈子惯用左手一样,几十年来的谨慎习惯,丢不掉。”

    “不过……”说到这,陈天顶的声音顿了一顿:“我现在还真纠结在一个问题上,拔不出来。”

    “什么问题?”杨开疑惑的问道。

    “到底前面的内河尽头,有没有水坝的存在。”陈天顶眉头紧锁。

    “水坝?”杨开想起来了,先前华伯涛是曾因为江水逆流,而做出源头可能建造了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言论。

    但这个言论,杨开并不看好。凡事都要讲得通才行,日本人并不傻,相反还极其聪明狡猾。要让他们好好地放着正事儿不干,耗费如此人力物力,去建造一座毫无用处的水坝,除非吃饱了撑的,或者日本天皇的脑袋瓜子被门挤了。

    “应该不会有。”半晌,杨开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也猜测水坝是子虚乌有的。”陈天顶说道:“可是……可是华教授的那番话,也不无道理呀!”

    “科学也有失误的时候。”杨开闻言,笑了笑说道。

    在他看来,陈天顶和华伯涛人都不错,只是两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他们的优点,有时候也会转化为致命性的缺点。

    华伯涛太笃信于科学,想当然的认为,科学是万能的,一旦遇到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就会方寸大乱。陈天顶则太过小心谨慎,凡事都三思而后行。在小的变故下,能因为细节问题让众人转危为安。可遇到大的变故,反而会变得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从而失去了最佳的机会。

    “杨开……”这时,沉默不语的华伯涛开了口:“现在不是科学的立场,而是前面有水坝的几率,真的很大。”

    华伯涛还在坚执己见。

    “这样吧!”杨开沉吟片刻,取了个折中的法子:“陈老板,我们索性商议出两套方案来,第一套针对于有水坝,第二套针对于没有水坝。”

    “嗯,也好。”陈天顶颌首说道。

    “只不过,两套方案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反正这是我们来到黑龙江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