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节 (第2/4页)
,这个原因应该死去很多年的婴儿,竟对着华伯涛挤了挤眼睛,然后翘起了嘴角。 这时候,众人已经发现了这个怪胎,纷纷瞪大了眼睛。杨开则一不做二不休的端起卡宾枪,瞄准了婴儿的头部,只要这个鬼东西敢玩花样,他绝对会在第一时间打碎他的小脑袋。 婴儿的头颅本来就小于陈年人,杨开弹夹里的又是达姆弹。所以一旦开枪,恐怕几秒钟后,这个婴儿连头都找不到了。 不过这个婴儿非但没有害怕,反倒张开嘴,说出了一句举座皆惊的话来。 “嘿嘿,张师弟。十年未见,不叫我一声师兄倒也还罢了,还让这些人拿枪对着我,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吗?”婴儿喉结耸动,嘴巴一张一合的说道。按理说,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除了哭和笑,应该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得。可这个婴儿,说起话来却是词语通达,阴阳怪气,而且声音很粗,听起来就像是出自于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之口。 “你……你到底是谁?”华伯涛和杨开面面相窥,不可思议的问道。 杨开甚至觉得,这个婴儿就和以前的乡下,跳大神的故弄玄虚,搞得那个灵魂附体一样。叫自己的徒弟在椅子上坐好,一番折腾,就能把死者的灵魂从地府里找出来,附在熟睡的徒弟身上,等徒弟睁开眼睛的时候,说的就是死者的话了。 “我?”听了杨开的问话,婴儿声线一抬,竟咧开嘴,歇斯底里的大笑起来:“哈哈,你问我是谁,你问我是谁……你们刚才不还在谈论我吗?怎么这么快就忘记了。” 如果刚才还在怀疑,那现在张鹤生算是彻底明白了。 自负,傲慢,不可一世。天底下能发出如此笑声的,怕是除了梁维扬之外,也没其他人了。再说,经过了十年的变化,梁维扬的嗓子虽是粗了许多,但大体还是没有变化的,尤其是那种语气。 但令张鹤生不解的是,梁维扬又怎么会和这个婴儿挂上钩? 惊讶之中,张鹤生决定开口探探底儿。 “你是梁师兄?”张鹤生警惕的按住剑柄,一字一句的说道。 “不错。”婴儿慢慢停止了笑声,说道:“张师弟,还是你有良心,疯了这么多年了,还记得有个梁维扬。” 但随即,他便咬牙切齿起来:“而且病好了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对付我这个师兄,哈哈,要知道,在祈福协会的那几年,我可是待你不薄呦!” “人情和国法,一码归一码。” 张鹤生丝毫不为动容。 “既然你是梁师兄,我也不管你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我只想问你一句话,希望你如实回答……” 婴儿似乎知道张鹤生要问自己什么,稍稍一愣后,便是嚎啕大笑起来,这次笑的比上次更为厉害,眼睛和鼻子都挤到了一块,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被揉搓的面团:“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可张师弟过了这么多年,却还是毫无长进。和以前一样执拗,天真,死心眼!哈哈哈哈……” “你是要问,十年前皇姑屯事件,主谋者是谁对吗?”婴儿说道。 “是的。”张鹤生点了点头,内心充满了矛盾。 直到现在,他的心里还藏着一丁点的侥幸。如果梁维扬和张作霖的死没有关系,他绝对会再认这个师兄。但若是张作霖的死,是梁维扬一手造成的,那就只能割席断交,拔刀相见了。 “好,我告诉你!”婴儿不屑一顾的说道。 “主谋者,是日本人。不过取走张作霖性命的,却是我。这个笨蛋,从寻求‘祈福协会’帮助的那一刻,就注定他必死了。你知道吗?张作霖更改回程日期的当晚,我就把他的车次,路线,时间全给通过电报发给了关东军的总司令,然后一切就像计划中的那么顺利,‘嘭’的一声,张作霖的座车就上了天……” 一边说,婴儿还一边伸出手比划着当时的场景,看的杨开等人义愤填膺,要不是心有顾忌,早一枪毙掉这个卖国贼了。 “为什么?”张鹤生声音颤抖的说道。虽然通过戴笠的叙述,他早就知道了这一切。但事情的真相真正从梁维扬口中说出时,却还是让他痛心疾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