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节 (第2/4页)
“好了。”杨开拍了拍九筒的肩膀:“既然你眼睛好使,就注意点前面的动静,观察员的位置,非你莫属。不然的话可惜了你这对牛黄酸的眼睛。” 杨开的冷幽默,让华伯涛又忍俊不禁的笑了一阵子。 有了九筒带路,半明半暗的隧道顿时好走了许多,当下,众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积水中,踩着地面淅淅沥沥的响。 湿气越多,天花板上的小灯失效的就越多。 到了最后,大多数灯都落下了接触不良的毛病,一会儿咔嚓一下亮了,一会儿又无声的熄灭了,无形中给这条隧道添加了一股恐怖的气氛。 “指战员,前面没路了。”走着走着,九筒眯起了眼,端详了好一阵子,才开了口。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杨开停下脚步,问道。 ‘没路’这个词的歧义太多,稍微一想,都会有好几种情况。第一种是隧道尽头被封死,大家白跑一趟;第二种是隧道尽头是悬崖峭壁,无尽的冰川;第二种是隧道尽头就是日本人的废弃开采点。 “前面好像有个大洞。”九筒犹犹豫豫的说道:“洞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好像是个巨大的脚手架。” “脚手架?”杨开犯了迷糊。 “九筒,除了脚手架,你还能看清楚其他东西吗?比如特别显眼的,某个标志物。”华伯涛嗓音温和的说道。 “特别显眼的……”九筒一拍脑袋:“脚手架中间,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圆柱体,那东西大得吓人。” “那是钻井。”华伯涛沉默片刻,咬牙切齿的说道。 “华教授,钻井是什么?”杨开问道。 “钻井就是一种金属框架的设备,设备中间安装了坚固的钻头,可以钻入地下,采集岩石样本,或者获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华伯涛匆匆的解释道,看模样很是焦急。 末了,他挥了挥手。 “剩下的待会再跟你们解释,走,先跟我去那个洞里看看究竟。”说完,华伯涛便举起手电筒,加快了脚步。就连地上的水花溅进裤腿里,也毫不在意。 杨开和九筒对视一眼,只得苦笑一声,无奈的跟上。 第三零一章 能源a计划(7) 走了大概五分钟,众人终于接近了九筒口中的黑洞。 说是黑洞,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岩洞。 岩洞处于隧道的尽头,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篮球场,但实际高度根据杨开的目测,至少也有二十多米,也就是一栋楼房那么高。 “神乎其技!”看到这一幕,华伯涛摘下眼镜说道。 他所在的那个年代,虽说动起工程来,比愚公移山要简单得多。但要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挖出一条长达数百米的人工隧道,并且还要在隧道的尽头,开凿出这样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完成的。 这需要一个详细的方案,以及动辄上千的劳动力,还有庞大的财政支撑。这三点少了一点,都只能说拜拜了。 更何况,在峡谷的腹部做工程,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一个不慎,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塌陷,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所以几乎每开凿一段时间,相关的工程师都要进行缜密的物理学计算,考虑到压强,温度,湿度,老化等诸多方面。 因此,即便对于小鬼子全无好感,但面对这样一个鬼斧神工的机械洞窟,华伯涛还是忍不住赞叹了几句。 他知道,单凭这一项技术,便领先了中国好几代。 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他,此刻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伤心。 “华教授,这两边的铁牌子上写的是什么?”杨开一边走,一边问道。 在靠近黑洞的这段路上,铁牌子的数量开始密集起来,一个挨着一个。尽管上面的红色油漆已经被岁月侵蚀的差不多了,但被其勾勒出的那些骷髅头,却还是恐怖不减。一堆堆品字形的骷髅头被大红叉盖住,下面印着几串相同的日文。 “写的是:工业重地,禁止入内。”华伯涛看了看,说道。 脚下的火车轨道已经不见了,因为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