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_第1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2/4页)

钟,他的鬓角就湿透了,这是真正的湿透,因为每一根头发上,都出现了露珠般的汗液。

    现在的气温虽然没到零下,但也是零上四五度,试问如此寒冷的天气,又有谁会汗流浃背呢?

    一切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华伯涛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

    “华教授……”杨开试着喊了一句。

    “日本人……日本人简直太疯狂了……”华伯涛失魂落魄的说道。

    “他们竟然把科学界无法攻克的难关,一个接着一个的攻克了,并且,还发现了可燃冰的形成之谜。”华伯涛的声音很是颤抖,就像是紧绷的弓弦。

    “可燃冰的形成之谜?”杨开闻言一愣:“华教授,你不是说可燃冰就是天然水合物吗?就是由水,和那个甲烷形成的。”

    “起先,我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日本科学家,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华伯涛深吸了一口气:“我们知道,煤炭和石油,都是古代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遗体通过数千万年的地质演变,所形成的。”

    “嗯,老师曾经有所提及。”杨开点了点头。

    “现在,杨开,我告诉你,其实可燃冰,也是由生命体形成的,不过形成它们的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冰川或深海之中的不明微生物。”华伯涛说道。

    第三零六章 能源a计划(12)

    “微生物?”杨开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华伯涛似乎看到了杨开眼中的迷茫,当即解释道:“所谓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真菌,藻类,以及某些原生动物在内的生命体统称。因为这些生物体积微小,需要通过显微镜等相关器械才能看清,所以被称为微生物,就像刚才书里的那张照片一样。”

    “在六个钻井正式投入使用之后,负责此次开采项目的工藤智久,利用dna分离技术,在可燃冰的样本中发现了一种类似碱基序列的微生物,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微生物区别于当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所有同类,是一个未知的新物种,工藤智久当即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后来的试验中,他进一步证明,该物种,只存在于可燃冰之中,在没有可燃冰的地方,则没有发现这些微生物的踪迹。”

    华伯涛娓娓道来:“最终,工藤智久得出结论,可燃冰是该物种新陈代谢而形成的。它们在新陈代谢中,会排放出碳和氮,这两种化学物质,在海底的高压下,会很快形成甲烷,随着新陈代谢越来越多,甲烷也越来越多,这些甲烷就像水晶一样,将微生物层层包裹,就像河蚌里的珍珠一样,经过了数千万年的演变,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可燃冰。”

    “而这张照片,就是那个不明微生物的庐山正面目。”说完,华伯涛再次抽出照片,展示了一番。

    “但是华教授……”杨开欲言又止:“这个发现有用吗?”

    “当然有用。”华伯涛挥了挥手:“听我把话说完,下面的事情,才是日本人的真正疯狂之处。”

    “深入了解了这种微生物之后,工藤智久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在可燃冰的基础上,为日本内阁制造出一种效率更高,燃烧更充分的能源,以此来征服中国,苏联,乃至所有的国家,将太阳旗插满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所谓的‘能源a计划’便呼之欲出了。”华伯涛说完,又翻了一页。

    “还有比可燃冰更好的能源?”杨开满脸的不信,毕竟,可燃冰的效果,他是亲眼目睹的。指甲盖一小块的东西,就能爆发出半米多高的火苗。

    “目前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华伯涛摇了摇头:“但工藤智久对此却是胸有成竹,因为他口中的新能源,其实就是可燃冰中的这种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它们通过甲烷等有机物维持生命,又能排放出碳和氮形成甲烷。工藤智久根据这一特性,在实验室中修改了某一微生物样本的碱基序列,让它在绝对零度的环境下,处于休眠状态。可温度一旦上升,这种微生物就会迅速进化。笔记上说,工藤智久曾做过一项测试,他把变异后的微生物放进恒温三十度的玻璃罐容器,一天之内,该微生物竟然连续进化了一百三十次。并且随着甲烷的排放越来越高,个体也变得越来越大,由rou眼看不见的小东西,变成了巴掌大小,类似于甲壳虫的东西。要不是工藤智久将这些微生物再次打入休眠,恐怕它们还会无休止的进化下去。”华伯涛心有余悸的说道。

    “华教授,难道我们脚下的那些玻璃容器,装的就是这些变异的微生物?”杨开脸颊颤抖的说道。

    “差不多,应该就是它们了。”华伯涛想了想,说道。

    “可是华教授,这书上写的到底是真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