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章:无妨,某知晓 (第1/2页)
青豚哑然失笑,这故事一听就知道是后人假托的。 不对! 青豚豁然惊醒! 这不就是车床的工作原理吗! “所以,俺想,吾等为何不学学莫邪的做法呢?” 金憨笑着,说出了自己的结语。 车床! 青豚一拍脑门,汝咋如此傻呢! 这车床不就是制作圆珠,最好的工具吗! “善!大善!” 青豚击掌而起,对左车道“赏此人一金!” 一金,即一枚金币。 梁夸釿五十当寽。 寽即是重量,也是一枚金币的意思,釿是钱币,通指魏国新铜钱,圆形圆孔的魏国圜钱。 此时魏国流通的圜钱已经分为了大小两种,大的圜钱相当于之前的空首布币的一半小圜钱又是大圜钱的一半。 这是因为连年的战争,青铜需求太大,开采量不足,而魏国又没有“只有中央政府才有钱币发行权”的法律。 所以,各个城池,私自铸造的那些钱币,便将重量给减小了。 为了便于官方的结算方便,各地铸造钱币的重量,却是成倍数递减的。 但是,这五十枚铜钱,能够换取一枚黄金钱币的法律,却是一直被贯彻实施的。 无他,黄金乃是国家之间、贵族之间、大商人之间、大地主之间的结算货币,黔首百姓是不会大量兑换使用价值太高的黄金的。 这就相当于将通货膨胀,转嫁给了黔首百姓。 但是,钱币重量的减小,在民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折,因为魏国官方规定的“五十枚铜钱换一枚的金币”的法律,依然在发挥着效率。 钱币的购买力未变,变化的只是魏国府库内,同样的青铜,能够制造更多的钱币了。 …… 闻得自己一句话,就被君子赏赐了一金,金当即大喜,急忙弯腰及地,拜谢连连。 青豚发给其等的工钱,都是货真价实的大圜钱。 纵然是货币币值未变,但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更重的大圜钱肯定更好啊! 这可是五十枚大圜钱啊!足够一家人三个月的开支了。 八克黄金,就算按照后世的价值衡量,也足足有两千多块钱,此时,因为开采量少的原因,黄金的价值更高,若是换算成后世钱币,最少也要价值五千到一万软妹币之间。 作为奖励,这个“一金”算是超高额了! 青豚道“吾听闻秦国有一种机械,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不知各位可知道?“ 匠人们互相对视着,有了金的专美在前,其等都想讲述一番,可是其等乃是韩魏百姓,这秦国的机床,也是闻名久矣,却难得一见,又哪里讲述的出呢! 见状,左车急忙解围道“家主,某在秦国时,曾经听闻秦国的确有这样的器械,只是,那东西都在咸阳附近的工坊内,外地不曾流出。 而进了咸阳工坊的工匠,那是受着军律管辖的,相当于一辈子都要在工坊干活,是以,外界对于那些器械,只是有所传闻,真正见过的,却是没有。“ 青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