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30/33页)

害羞,一溜烟似的躲了开去。傅夫人便笑着答说:“这不劳太妃费心,奴才也想到这件事了。有个一等‘虾’,今年三十多岁,还没有成亲,奴才跟奴才丈夫说,就把秀秀做媒给他。皇上当然会加恩,把她一放出去,秀秀就是一品夫人。”

    原来满洲话侍卫叫“虾”,一等虾就是一等侍卫,品秩是三品。但放出去当驻防的将军,便是一品,秀秀自然是一品夫人。

    “噢!这个人人品怎么样?”

    “忠厚老实,挺有福泽的样子。”

    “那好。还有——”

    还有就是太妃所想得起的,平时熟识的太监、宫女,只要稍微对她好一点儿的,她一个都不漏,提出名字来要傅夫人回奏皇帝特加恩典。

    她说一个傅夫人记下一个,最后不能不找张纸来将名字记下。

    “差不多了!”太妃笑道,“我从来都没有这样痛快过。”

    “千金报德,本来是人生最得意的事。”傅夫人说,“太妃心地这样子仁厚,才能诞育皇上,将来有得福享呢!”

    “也都亏你!姑娘,”太妃问道,“你想要什么?将来我来跟皇上说。”

    “奴才什么都不愿,只愿常常陪着太妃。”

    “那是我求之不得!只怕你口不应心。”

    傅夫人知道,这不是指责或者不信任,是带着激将的意味,所以笑笑不说下去。

    “秀秀呢?”太妃说道,“今天咱们娘儿三个,可得好好乐一乐。”

    所谓“好好乐一乐”,亦无非欢饮畅谈,直到深夜,方始归寝。

    第二天起身,傅夫人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跟丈夫见面,把这些好消息告诉他。于是照实陈告太妃,回到了傅恒身边。

    “实在想不到,事情是这样顺利!”傅恒满面笑容地说,“你这趟立的功劳实在不小。”

    “闲话少说。”傅夫人问道,“如今要商量,是你回京,还是我回京去面奏?”

    傅恒想了一下答说:“先不必忙着回京,我写一个密折,连夜送进京去,比你我亲自去面奏,要快得多。”

    “这也可以。”傅夫人说,“这里呢?不能没有一点儿表示吧?”

    “自然!”傅恒一面想,一面说,“首先,要关照总管,称呼应该改,‘李姑娘’三字再也不能用了,改称太妃。”

    “嗯!第二呢?”

    “第二,太妃有太妃的分例,让总管按一般太妃的规矩办。”

    “这不太好!”傅夫人摇摇头说,“口头称太妃,另外派人,加供给,都可以,但不一定要按规矩办。因为到底皇上还没有封下来。”

    “不错,不错!这话很要紧,不然变了你我在封太妃了!”

    于是傅恒立即派人将总管找了来,说明其事。同时交代,立即加派八名宫女,伺候太妃,每天分例供给的食料,务必丰腆,同时要改口,尊称太妃。

    然后傅恒又亲笔写了密折,将经过情形要言不烦地叙述了一遍,其中少不得大为赞誉妻子。

    “我看这不能用白折子,得按有庆典的规矩办。”

    凡遇万寿庆典,贺喜的奏折用黄面红里。傅恒如言照办,派遣专差,不分昼夜赶进京去呈递,同时关照,领到回批亦仍是昼夜赶路送回热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傅恒作了个揖,笑嘻嘻地说,“我还有件事要拜托,我想见一见太妃,不知行不行?”

    “这有什么不可以?走吧!”

    于是傅恒换了官服,随着妻子到了太妃幽居之处。这时总管正带领宫女,携着大批陈设器具,来为太妃重新布置,忙忙碌碌地乱成一片,可说二十多年来从没有这么热闹过,太妃已感动得要哭了。

    因此接见傅恒时,她的眼圈是红的,不过傅恒不便平视,所以不曾看出来,只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口中说道:“傅恒给太妃请安!”

    “姑爷,请起来,请起来。”

    “姑爷”的称呼,有点儿匪夷所思,细想却是很适当的叫法。因为太妃此时的身份在微妙尴尬之时,而且她禀性谦虚,不愿直接叫他的名字,但也不能称“傅大人”,所以用这个称呼,不亢不卑,反见亲切。

    “端个凳子来给姑爷坐。”

    傅恒谢了座,开口说道:“傅恒的妻子,承太妃特加宠爱,实在感激得很。”

    “你别说这话,我亦很感激你们夫妇俩,成全我们母子。”

    “太妃言重了!傅恒夫妇惶恐之至。”

    “我说的是实话。姑爷,”太妃郑重其事地说,“有句话,我可得说在前面,只怕是我私心稍微重了点,你得包涵。”

    “请太妃明示。”

    “将来皇上跟我见了面,我不要什么名位。从前叫我‘李姑娘’,快六十的人了,自己也觉得这个称呼不大合适,所以你们叫我太妃,我也就含含糊糊地答应下来,并非我要太妃的名号。这一层,你得跟皇上回奏。”

    “是,”傅恒答说,“不过皇上要上尊号,请太妃亦不必谦辞。”

    “他一定要给我一个名号,也只好由他。不过,我本心并不想要,所以我也不给太后谢恩。”

    这是一个难题,只有含混答应着再说,哪知太妃下面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