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页  (第1/2页)
    李世民缓缓舒出一口气,依依不舍地将还剩了两颗药丸的瓶子双手奉还给向晓久。    向晓久没接,只提醒他:    “吃完好好调息,药效会更好一点。”    李世民固执摇头:    “若不能劝阿父打消那样只凭好心,却要将自己落入千古骂名之地的想法,世民怎可能安心调息?”    不管这家伙有多少小心思、打抱负,对向晓久的恭敬不是作假,将剩下的两颗药丸子往怀里塞时,眼底的感激也是真的。    宫九也就只是哼了一声,没有再欺负这个便宜儿子,还很配合向晓久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解释起废除帝制的前期必要cao作。    这种事吧,宫九虽说没干过,但他好歹才刚在自家天下折腾了一出以男女平权为导火索的君主立宪,起码如何平稳削弱皇权、并保证这种削弱是长期安定有效还不影响天下太平的cao作是成竹在胸的。    向晓久是个纯嘴巴,实际造作尤其在细微cao作上天然渣,可他脑子也是“天然”有货,每每能有叫人茅塞顿开之语。    废除帝制听起来仿佛比君主立宪还难许多,但隋末是个什么时期?    秦皇扫六合至今也还不足千年,皇权集中也还有限。    最重要的是,如今敢于傲慢皇室的世家们,虽说在五胡乱华时期折损不少,下剩的也还有许多。    皇位毕竟只有一个,天下大大小小的门阀势力,要是琢磨过味儿来,不知道该有多少欢欣鼓舞于李阀的脑疾呢!    尤其是,如果李阀真的能取得天下、并且在取得天下之后依然脑疾的话。    不过那样的门阀势力并不是双九希望的合作对象,    反而是在正式废除帝制之前必须整合削弱的改革重点之一就是了。    至于怎么改整合削弱门阀世家?    向晓久微微一笑:    “所以我刚才说了,杨阿摩不是个纯粹的好人,甚至不是个好皇帝。    但他之所以当不了一位好皇帝,最大的坑还真不在于他的政见不对,而是耐心不足。”    宫九点头:    “科举取士是个好法子。杨阿摩魄力还是有的。”    向晓久接道:    “可惜耐心不足……不过耐心不足其实也还不是最大的毛病,杨阿摩最大的毛病是,没有足够和魄力与急躁相匹配的实力。”    他冲李世民眨眨眼:    “像是我家阿九,就完全不需要担心偶尔急躁的问题。”    感受了一下没有调息,却依然在药力的作用下继续缓慢恢复的身体——    除了刚刚给他“亲爹”一时急躁弄出来的新伤,就连一些自少年时征战沙场留下的旧伤也都在恢复中    ——李世民还能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