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页 (第1/2页)
刘清想了一想,道:“不曾。那是谁?” 刘协道:“此人容貌昳丽,不输于冯玉。” 刘清奇怪道:“怎么忽然说起这个?”但果然被他转移了注意力,道:“竟有人容貌不输于冯玉么?我却是有些信不及的。他人在何处?叫我看看。” 而此时尚书令府中,杨修杨德祖也正与父母说话。 因杨彪只杨修这一个儿子,又与夫人袁氏感情颇好,所以对杨修倒并非一味严父,父子之间也常有交谈的。 这一趟杨修伴驾出长安城,至于秦岭潼关,一去半年,是此前从来没有过的。 袁夫人见了儿子,自然摩挲着脖子一番疼爱,连声道:“我儿瘦了,晒黑了。可见这一趟出去辛苦。” 等袁夫人离开,父子说话。 杨修道:“父亲,我这一趟路上所见,才见百姓之苦,当真苦不堪言。”于是便将一路上,跟随在皇帝身边的所见所闻都同父亲说了。 杨彪仔细听着,时不时还问上几句,又道:“陛下身边可是新得了谋士?便如贾诩那般的。” 杨修微微一愣,想了一想,道:“并不曾。陛下身边仍还是我们几个。” 杨彪却像是有些诧异,问道:“那一封灭蝗灾的旨意,由你拟旨的,却是出自何人之口?” 杨修道:“自然是出自皇帝之口。” “陛下?”杨彪又是一惊。 杨修便将那夜情形说了,又笑道:“原是陛下要同父亲开个小小的玩笑,这才叫儿子代笔的。” 杨彪默然不语,心中感叹,这等细致的实务之法,竟是出自陛下之口么? 杨修见父亲沉默,又如从前一般,笑道:“父亲心里有难事儿?” 杨彪不答,问道:“陛下这一趟出去,可有什么异样之处?” 按道理,是不能这样问帝王起居行止的。 但是法律虽然如此,父子之间,却也不必避讳。 杨修道:“异样之处?倒也不见有什么异样之处。陛下倒是挺喜欢羽林郎中的少年人,对其中吴郡来的一个叫孙权的少年人颇为优待。”想了想又道,“想来是因为二人同岁的缘故。” 杨彪目光落在杨修腰间的佩剑上,道:“陛下之物,怎得在你身上?” 杨修一笑,于是将出行时,奉命吟诗舞剑之事说了,乃是皇帝赐的。 杨彪到底沉稳,道:“既然是御赐之物,当妥善收起,善加保管才是。你带在身上,若有意外,便是不敬,也容易叫人拿住。” 杨修少年跳脱,不以为意,道:“父亲便是太小心了。其实照我说,我带在身上,陛下才喜欢呢。若不会为了给我带着,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