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0页 (第1/2页)
周镇偊笑了笑:“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这件事就这么?……” “陛下,臣认为此事还需要?多做考虑。”公孙羊道。 周镇偊并不着急,问:“尚书令何出此言?”他不怕辩论,只有辩论得越深入越清晰,越能够让所有人明白?为何要?这样做。 公孙羊缓缓道:“陛下自上位以来,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之举众多,不宜在?此时?大兴土木。夏王朝时?,曾经派发三十万人在?北河修筑长城,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使百姓怨声载道,又无助于边防大事。而?在?河套地区所修筑的长城,也正是因为无用,才导致匈奴入境。” 夏王朝时?,夏皇帝也是非常有雄心壮志,准备在?北边修整整一条长城抵御匈奴入侵,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放在?那里,夏皇帝四面开花,不断加重徭役,最终使百姓没有了活路。而?东拼西凑的长城也大多数半途而?废,等于是白?白?消耗了百姓心力。 周镇偊道:“在?河套地区修建边郡,和在?北河修筑长城是两回事。如今匈奴势大,边郡时?刻面临着匈奴的sao扰威胁,占领河套地区是反击匈奴的必要?条件。当初夏王朝心思太大,意图为整个?北边建立防御线,所以耗资过大,区区两个?郡,以大越的国力还应付得来。” “而?且,长城未必无用,匈奴能够越过长城的原因,是长城之后,是一片空地,各郡无法及时?赶去支援。在?此地建立边郡,正好能弥补这个?空缺。” 公孙羊一时?怔住了,默默地退下思考皇上的说法。 周镇偊扬了扬嘴角,就在?这时?,一个?人慢慢走出来,朝皇上行跪拜之礼后,道:“臣认为此事不妥。” 这人正是一直默默无闻的陶嘉木。 霍屹叹了口气,偏过头去。 陶嘉木何尝不知道皇上已经做好了决定,出来阻扰也只是平添不喜,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道:“夏王朝曾经于南方设立边郡,劳役之累波及全国。百姓日以继日耕作不休,已经是艰难维持生活,更何况加上沉重的徭役呢。为通西南夷道,劳累百姓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效率极其低下,数年来仍然道路不通,蛮夷因此数次攻击路上百姓,损失惨重。当时?以巴蜀地区的全部租税不足以维持这种局面,于是招募豪民在?南夷地区种田,将收获的粮食卖给当地县官,又到京都内府支取粮款,使府库愈加疲敝,官府难以支撑这样的局面。” 大部分王朝崩溃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经济彻底崩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崩溃了自然什么?都完了。 陶嘉木是蜀郡人,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也时?常感慨于百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