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节 (第3/4页)
只是贪钱而帮助厨子干私活的采购员在审讯中,提供了一个信息,曾经看到厨子和南方民党分子联系过。 诡异的情况出现了,被抓获的迫击炮小组成员历经酷刑之后,才勉强说了几句话,审讯人员一听就知道了,那是俄语。恰好在现场,发现的种种cao作手法都和苏联人的习惯是相似的。 迫击炮和炮弹的来源也很快被追踪到了,一个步兵营的中尉连长提供了这些军火,抓捕时负隅顽抗结果被击毙了。但是出身绥远的这位中尉连长,依然被查到了很多指向那位笑容满面的倒戈将军的证据。 很快,段捕头就推翻了倒戈将军参与的理由,那些证据太明显了。对中尉连长所在居所彻底搜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倒在花盆里的某些灰烬。在这些稽查高手的妙手之下,居然看到了灰烬上某些字眼,从而判读出可能是亲苏俄分子亦或是苏联间谍的痕迹。 而在指挥部门口刺杀的那个官员随从,却被查出来是日本人的间谍,一见事有可趁,马上就动手了。还有两名则是无辜者,只是因为靠的太近,被虎子乱枪击中而毙命。 究竟是苏联人策划的这次刺杀,还是南方民党分子合谋进行的,亦或者还有国内亲苏俄分子的参与,甚至是日本人参与的四方联合动手?案子破了以后,依然是扑朔迷离。 没过多久,全国性的的反苏浪潮刚好被安国军掀动起来,北方军政府干脆趁势将自己地盘上狠狠清理了一遍,直接抓捕了上千人各式间谍,尤其是苏联间谍网络几乎被彻底破坏殆尽,直接就是一批人员就地枪决。虽然悄悄掩饰了这次陈安遇刺事件,但是柳石执掌的军法署,终于发了狠,对间谍的审判基本上全是枪决。 第五十章 中亚失陷 显然陈安遇刺事件,苏联人和日本人都有足够的动机。 在黄炜的空降营护送下回到阶州大本营的陈安,还没有好好休养一阵子,就愕然听到了苏军大举进攻中亚的消息。不仅如此,日本人也在这个时候忽然从青岛登陆长驱直入济南,硬生生挡住了北伐军继续进攻的势头。 令人万分惊讶的是,苏军竟然调集了大批刚刚训练出来的伞兵部队,第一次大规模空降到中亚守军的防线纵深。虽然这些空降的伞兵因为很快被敌军合围遭到极大损失,但是中亚守军的后方却被搅得一团糟,所有的后勤线路全部被破坏了。 苏军空降兵在后方混战的时候,新成立的土库曼斯坦方面军大举出动,先是进行了长时间的炮火准备,然后利用坦克纵队进行火力冲锋,五个集团军十余万苏军在上百千米的宽大正面全线突击。 因为错误判断导致主力被调往后方剿灭苏军空降部队,一线防守的中亚守军根本无力抵挡住苏军疯狂的进攻态势,三个小时不到,前线守军就彻底完蛋了。后方剿灭了空降苏军的中亚主力紧急调回防线,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就听闻前线已失守,居然马上士气崩溃,被随后追踪而至土库曼斯坦方面军几乎彻底全歼。 待在后方的伊万诺夫和阶州大本营几乎是同时接到前线主力被歼灭的消息。 伊万诺夫和北方军各自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应对措施。 北方军马上派出一个步兵团的力量,向西推进数里,将当初为了照顾伊万诺夫的面子而主动退出驻军的浩罕城重新占领,并疯狂地构筑野战工事。伊万诺夫执意要用浩罕共和国的名义,而浩罕城却是在我们的领土之内。因此,北方军并没有在浩罕城里驻军,只是派出了巡警力量值守。 伊万诺夫的部队失败的如此之快,即使是胡景翼和李虎臣也预料不及的。当然,这跟苏军运用空降后方以及坦克突击战术,应该有着直接关系。固执的伊万诺夫按照昔日沙俄军队的模式,征集和造就的军队在新战术新武器面前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前线失利之后,主要战力被歼灭的伊万诺夫,马上迁都到波斯边界的阿什哈巴德城,一天数封电报发给新攀上的主子英国人,紧急求援,希望英军直接出兵干涉。 可惜伊万诺夫彻底失算了。 此时的英国人,根本没有精力应付伊万诺夫的请求,国内罢工遍地开花,国外英联邦成员焦躁不安。尤其是此时,英国人正焦急地派出一支一万二千多人的部队进驻中国上海,与越来越激荡的中国民族主义浪潮进行对抗。英国人、美国人和其他西方列强以及日本人,都在蒋介石或明或暗的帮助下,准备用武力对抗国人日益高涨的收回租界呼声。 如同古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