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节  (第3/3页)
她与周家人往来。待到盛京的府邸安置好后,他们会将接过去,安养天年。    第二,周家早年对宋家确有恩情,但是这么多年,他们从宋家拿走了无数财货,宋家早就不欠他们什么了。如今,他们联手逼迫,致使宋小妹受辱,几乎丧命,将整个宋家闹得鸡犬不宁,差点逼死奉命出宫抚宁军心的长信宫一等宫女,罪大恶极。周荣废为废人,责令周家庄里正,看管曹氏,令其终生不得离开周家庄半步。大杨氏,周大郎及小杨氏等,赔付宋小妹一百两白银,终生不得再上宋家门。    周家与宋家,恩断义绝。    不算赶尽杀绝,却干净利落,不留后患。    有官府文书为凭,有里正与宋穗姑首肯作证,再无余地。    陈官和吴中显完全没有异议。    宋穗姑听罢,起身拐进宋长平的房间,没一会儿,就传来了周氏悲痛大哭的声音。    让她跟周家尤其是她的生母大杨氏断绝往来,简直比要了她的命还痛苦。可是儿子锦绣前程在前,一家人的荣华富贵在后,如果她不愿意,那么就只能是宋大谷休妻了。    周家就没有弃妇!    当年,她有个堂妹被休回家,最后死在了周家庄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中。    她不要!    不要,就只能与周家断绝关系了。    周氏哭哭啼啼,可在强势的儿子面前,她也只能认命了。    可大杨氏不认命,她知道,要是自己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了,不仅是宋家这边的富贵与她无关了,宋长安如今真的是飞黄腾达了,这样的泼天富贵,她怎么能放过呢!    更要命的是,她在周家庄,再也不可能说一不二了。    这让她怎么受得了!    于是,见大势已去,大杨氏一声悲鸣,朝着柱子就撞了过去,但是被齐云和一个士兵摁住了。    宋长安勃然大怒,当场就拔出了自己的佩刀,插在地上,寒着一张脸道:“外祖母既然无言苟活于世,那就用这把刀自我了结了吧。这把刀随我征战多年,染了不少敌军贼首的血,够资格送走你了!”    这是什么话!    他把她当成什么了?!    大杨氏气得一口气差点上不来,但是宋长安的话还没说完呢。    他一撩衣袍,霍然转身,一把抓住周大郎的后颈,连拖带拽的将他提到大杨氏跟前,继续道:“身为人子,明知生母头脑不清而不知规劝,任由其自掘坟墓,引得母亲悲愤自尽,实为不仁不孝,若是母亲决意去死,那你还有何脸面苟活在这世上!”    也就是说,大杨氏要死,完全没问题,但是她死了,自有周大郎陪葬。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杨氏不心疼女儿,对儿子却是实打实的心疼的。她一把年纪了,早就该死了,但是她的儿子却不能因她之故,死于非命。    “你……你!”你好狠的心!    大杨氏气得手脚发颤,指着宋长安的鼻子,但是对上他冰冰凉凉的眼眸,一肚子的孝顺大义梗在喉咙里,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个外孙,自小离家,与她亲缘情分淡泊,又是个杀伐决断之人,不论是软的还是硬的,他都不吃,都有应对之策!    大杨氏生平第一次感到绝望,这外孙到底是什么做的,这般无情无义!    宋长安望着一院子大气不敢出的人,一抬下巴,波澜不惊道:“如此,诸位慢走,本将军就不远送了,希望诸位管好自己的那张嘴,免得将军府的人上门叨扰!”    谁要是敢在背后搬弄是非,他奉陪到底!    第51章 正文完    大杨氏等人满怀信心而来, 又在夤夜失意而归,闹了一整天的宋家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人走,灯火阑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