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_第146 章|拔宜阳白起入秦 伤永诀张仪对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 章|拔宜阳白起入秦 伤永诀张仪对局 (第15/16页)

以取货了。张仪遂将木盒抱入车中,吩咐小顺儿赶到棺材铺,让铺中伙计改装辎车,装入大棺,又在棺上蒙一层黑色油布,见天色渐晚,遂坐在棺上直驱稷山陵区。

    夜幕降临。

    张仪与小顺儿、宫正三人悄然打开苏秦陵丘,启开棺,脱去苏秦身上的衣冠。由于苏秦已死数月,虽为冬季,尸体也是多少有些腐烂。好在宫正擅长化妆,描眉涂脂,不消半个时辰,苏秦已是焕然一新。

    张仪为苏秦穿上新置的新郎衣冠,三人合力将他放入车上的棺木。之后,张仪与宫正合力,将新死不久的姬雪抬出,摆放在苏秦的身侧。夫妻合棺空间宽敞,二人再无此前相互挤压的窘迫状。张仪将苏秦的木剑横摆在二人的头顶,使二人腿脚相绕,二臂相挽,二手相扣,同枕合衿。为防途中颠簸,张仪还用麻绳固定住二人的体位。全部安放完毕,张仪方将棺盖合上,由小顺儿拿锤钉好,全部缝隙滴蜡封严,罩上那层黑色油布,使人看不出车上所载何物。之后,张仪复将苏秦身上脱掉的衣冠悉数放进原来的棺木里,放进陵丘里,小心封好,使人看不出端倪。

    完成这一切,天已微明。张仪坐入宫正的豪华辎车里,在前开路,小顺儿拉着合棺,跟在身后,一行二车,辚辚西去。

    车过大梁时,张仪遥望大梁城门,看向这个他原本熟悉这又渐渐陌生的都城,忽然觉得些许伤感,也忽然觉得,他不能就这么默默地将苏秦拉回轩里,让他就此泯灭于这个世上。

    张仪吩咐宫正调整方向,入城。

    没有战争,大梁的城门是昼夜敞开的,没有人盘查。张仪二车悠悠荡荡地行驰在大梁的大街上,一直走到列国纵亲司府衙。

    张仪在衙前驻马,凝视一会儿衙门,摸出一只锦囊交给宫正,让他呈给门尉,之后辚辚出城,径投西去。

    门尉收到锦囊,是封着的,上面写着四字,“犀首亲启”。门尉不敢怠慢,急呈公孙衍。公孙衍启囊,见里面是一小片山羊皮,皮上书写数行小字,“是月晦朔交接之时,苏兄归葬故里洛邑,能拨冗前往,以一碗黄汤诀别乎”,没有落款。

    是月即本月,晦日即月末一日,朔日则为来月初一,晦朔交接,也即正、二两月相交接之时,确切地说,是春正月三十、二月初一的交替辰光,当是午夜子时。

    晦朔二日,月入日中,残月尽,新月生。

    离月末尚有一十六日。

    公孙衍持函去找陈轸与冷向。从临淄举办的苏秦葬礼上回来,在公孙衍请求下,陈轸没回邯郸,这辰光就住在纵亲司里,受赵王委派入驻赵国馆,代苏秦协调列国伐秦事宜。

    陈轸、冷向一看字迹,尽皆认出是张仪。

    在这日月之下,也只有张仪敢迁葬苏秦。

    热闹过后,一地鸡毛。

    自前番苏秦衣锦还乡、葬父大祭之后,尤其是在苏代离开之后,轩里村渐渐落寞,之后是越来越落寞,直到此番张仪护送苏秦的灵柩再次归来。

    周显王驾崩未能震动的天下,在归葬苏秦之时,再一次震动了。

    在灵柩抵达的第三日,也即“是月晦日”的前一日,公孙衍、陈轸、冷向三人赶到,随同而至的是六国纵亲司的留守特使与随员,带着各色祭礼。

    苏秦的陵址是张仪选定的,在村北的洛水畔,靠近老琴师的陵与庙。葬苏秦这日,葬礼甚是隆重,轩里村再一次人山人海,方圆十里,不,几乎是整个王畿的人,能来的全都来了。

    苏姚氏早就没了,葬在苏虎的墓里,同xue。

    苏厉仍在种地,撑持着苏虎的事业,但其妻的两眼全瞎了,一只耳朵也听不见,讲话必须对准她的另一只耳朵,且得大声。苏家掌勺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了苏家大儿媳苏刘氏的手里。苏刘氏即伊里里正刘权的孙女,刘家在刘权死后彻底败落,刘家的田地大多流入苏家,刘权的长孙女在麻姑的撮合下嫁给苏厉家长子。许是因了家败的阴影,苏刘氏晓得节俭,甚会cao持家务,颇得苏厉两口子赏识。

    小喜儿仍旧一个人过。苏家发达之后,苏代要为她翻建大房,她死活不让,依旧住在公公分配给她的小院子里。那是她的婚房。

    许是上了年纪,小喜儿的脚更跛了,走路越来越吃力。从人们越来越多的传说中,小喜儿知晓了一个于她来说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事实:苏秦的棺中躺着另外一个女人,她是燕国的祖太后,大周天子的雪公主。当年雪公主出嫁,整个王畿的人都感动了,她也不止一次地为公主流过眼泪。这辰光,她为之流过泪水的雪公主就躺在他的丈夫身边,还穿着新娘子服,小喜儿哭了。

    在苏秦入葬的这日,所有人都在忙活苏秦的葬礼,没有人记得小喜儿。

    小喜儿一步一跛地走到苏虎的大墓旁边。

    在苏虎的墓旁立着一个小土堆,下面埋着她的阿黑。

    阿黑是十年前老死的。将死之际,它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