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0章 新生活新气象 (第2/2页)
堂业的创始者是保府人,始于光绪年,除洗浴之外,还兼营茶水、理发、修脚、治脚气等。 起初只招待男客,设备简陋,没柜子,只有竹筐存放衣服。筐口系着竹牌,标明号码。 客人还不得久待,否则掌柜的就要喊:“洗的洗,晾的晾,不洗不晾穿衣裳,洗澡别打盹儿,摔了腰和腿,买张膏药贴,洗澡不够本儿。” 解放前,京城最好的澡堂叫东升平,南靠八大胡同,北连前门火车站,西是琉璃厂,东是大栅栏,真正黄金地段。 相当于民国时的夜总会,三教九流都有,不少人夜以继日,一混就十天半月。 建国之后,不正经的澡堂取缔了。单位通常每月发几张澡票当福利,京城几百万人口,只有几百家澡堂子,人挤得跟水鸭子似的。 新街口浴池是片平房,只牌子竖的老高,门口停着不少自行车。 许非刚进门,里头有人喊:“欢迎光临,洗澡么?” “嗯。” “搓澡、修脚、拔罐、推拿、刮脸……” 对方巴拉巴拉说了一遍,许非选了搓澡、修脚,然后接过三个牌。一个光牌,一个写着“手”,一个写着“脚”。 往里走,见一排柜子,边上依然有竹筐——这是人多时备用的。 他脱吧脱吧进浴间,还不错,三个大池子,数个淋浴头。人挺多,等了一会才抢到喷头。 热水喷洒,包拢全身,就叫一舒服。一米八的个子修长匀称,水珠顺着肌rou往下淌,那感觉,跟大卫一样。 许非简单冲了冲,关了水,忽觉不对劲。 他抹了把脸,发现左右各有一男的,正直勾勾盯着自己,的身体。而同他眼神一碰,连忙扭过头去。 嗯? 许老师心生狐疑,又到池子里泡。 这年头一般会加消毒或保健的东西,水比较浑。他仰躺着,四肢伸展,干燥的皮肤得到滋润,一种松快感从头落到脚。 泡澡是很好的解压方式,身心愉悦。 他闭着眼休息,池子里进进出出,过了会安静下来,身边水波涌动,似多了个人。 本没在意,可忽然有一只手在水底下,好似不经意碰了自己一下。碰一下便躲开,看自己没动静,又碰一下。 “……” 许非睁开眼,见是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很微妙的往这边看。 我们认识? 许老师莫名其妙,跟着一激灵,卧槽! 他吓得毛干鸟净,蹭一下站起来,血液往尾椎处沉,在衢州喝酒吃辣的感觉又回来了。 毕竟见多识广啊,明白这是啥地方了。澡都没搓,脚也没修,穿吧穿吧麻溜闪人。 出澡堂,骑车子冷风一吹,翻江倒海。 八十年代末,京城正兴起这个,而且场所固定:浴池和公厕。如果附近有小树林之类的幽静地方,渐渐就会形成气候,成为知名圣地。 《东宫西宫》了解一下。 “太刺激了!刚回来就这么刺激,新生活新气象啊……” 许非使劲蹬着车,一路摇头:没办法,哥这脸和身材,想不惹人注意都不行。 (征集男装品牌名字,运动品牌名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