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1-8大结局全集_第10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节 (第6/6页)

裘德考说起解连环的事情,我才突然恍然大悟。他娘的,这肯定是这么回事情,咱们家老爷子,肯定也回去过那个当年出事的血地古墓,进过墓里,看到了下面的情形,他娘的他知道自己打死的是自己的爷爷,所以不敢说这事情,而且,我很有把握,老头子当时回那个古墓的时候不是一个人,最起码,解九公也去了。”

    我听着,花了几秒才理解他的意思,支吾道:好像有点道理……”

    三叔继续道“老头子是十几岁的时候在那里出的事情,等到他二十多见过市面之后,胆子大了,见的也多了,自然要回去看看,要放在我也得这么干,而当时他和解九关系最铁,解放前的事情这么惨,他肯定不敢一个人进去,他必找解久帮忙,而他们进了那座血尸墓,解九就拿了剩下的战国帛书残片,到了76年,给他儿子从家里偷了出来,卖给了裘德考,事情就是这样,肯定没错!”

    我附和着点头,其实这种事情已经无法考证了,只能是这样推断,不过三叔的推断确实能够解释很多事情,比如说为什么他当时在镖子岭挖盗洞的时候会塌方,解放前爷爷逃跑的时候根本没时间把洞封好,只有成功进入斗里,然后活着出来的土夫子,才会郑重其事的讲洞封起来,这种活做起来是非常精妙的,洞在那里,他们封好之后,不指给你看,表面上是绝对发现不了的,三叔当时可能就是挖到了爷爷挖的洞上,然后塌了下去。不过,既然爷爷他们进过古墓,为何三叔再进去的时候,里面的情形还是解放前出事时候的情形,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能推断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情景太过骇人,让爷爷想起了以前的事情,以至于感情上受不了而没有行动,而解九也只是草草搜索了棺材了,就离开了。

    三叔道:“这么一来,这事情就顺了,很多事情都能解释了。”

    我继续点头,就问道:“那接下去如何,按照你的说法,解连环和裘德考在1976年就认识了,那你在80年代跟踪他到老米市,发现他们两个有jian情的时候,他们应该已经认识快5年了,这5年他们在干什么?”

    三叔听了失笑:“jian情,你他娘的,”笑着顿了顿,道:“解连环当年和裘德考见面之后,就把剩下的三片帛书残片,全卖给了裘德考,都说战国帛书是铁面生的生平杂记,这四片残片拼起来的,是一份完整的帛书,能和咱们老头子那份对起来,显然当时在古墓里,我那断手的二伯是扯掉了帛书的一半,然后手才给盒子炮打断的,我看过帛书的残片,对的很齐,应该没错儿,之后,裘德考就将那份帛书的全部都翻译了出来,和当初已经翻译出的残片一样,这整篇博文也是一份叙述性的文字,裘德考说,当时他看了翻译出来的东西之后,兴奋三天没睡着觉…………”

    战国帛书内容庞杂,包括易理星象,占卜巫卦,其中最具有价值的,是帛书关于很多历史事件的记载,其中大量的文字都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横向参考价值,所以这些帛书的拓本才会有如此高的价格。

    不过解连坏卖掉的那一份战国帛书,却很特别,它不属于上头说的任何一类,这一份帛书上,是用晦涩异常文字,记载了当时一件十分离奇的事情。这件事情的离奇程度,甚至我们都无法称呼为一件事情,而只能称它为一个“故事”。

    那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如三叔所说,确实是很难叙述,因为帛书里的文字翻译出来一共也只有300余字,极度的简练,即使是用简体文书来写,普通人也很难看懂,三叔在叙述的过程中,加入很多的想象来使得内容充实,才勉强使得这个“故事”成之为“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帛书并没有具体记载,开头只有一句话:齐伐鲁后三年,由此大概可以判断应该是在一次齐国和鲁国的战争之后。

    故事的起因,是一次发生在鲁国的东关临海山区的强烈地震,那里有个地方叫做“石钟山”,是地震的中心,山体崩塌十分严重。地震过后,当地的官员派人前去了解情况,结果在石钟山区中,他们发现有一座山峰的峭壁被震的崩裂,山腰上裂开了一条巨大的缝隙,宽可以行马车,里面漆黑一片,深不可测。

    山民朝这缝隙中投掷火把,发现缝隙之下,似乎阴风阵阵,这山竟然是空的,山中似乎有一个巨大的空间。有胆大不怕死的就结了绳索往下爬,出来后都是面如土色,说下面看不到底,落石无声,不知道通到哪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