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6节 (第3/3页)
猜。”他倒是真得很老实本份,绝不多言一个字。 皇帝点点头把手一伸:“父皇的遗诏,还是由五弟来看吧,在他们的手中万一有个失手就是我们兄弟对父皇的不敬了。”他大手一挥把遗诏送到五皇子的手上。 红鸾心下却在思索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想到五皇子如果真是为了遗诏而来,现在遗诏在手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不过看上去五皇子很平静,并没有特别之处,皇帝吩咐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特别高兴也没有失落。 秦公公等人被带到了一旁,可是皇帝并没有理会他们,开始勉励那些即将去边关的侍卫们;五皇子看向那些侍卫同样是满含期望,更多时候他的目光落在皇帝的身上,流露出极为钦佩的神色来。 就在侍卫们轰然答应中,三位阁老们到了。他们急急的赶过来,看到皇帝跪下叩头:“臣等参见皇上,不知皇上召微臣等有什么事情了。” 皇帝抿了抿嘴:“召你们原本不是朕召的,不过现在朕也想召你们过来相见,就算是朕相召吧。”此话一出众人皆惊,宫中居然有人敢假传圣旨。 阁老们吓了一跳,不过目光落在那长长的匣子上叩头:“欺君之人定不能饶,不过先帝的遗诏——?”他们也没有想到真得有遗诏,心中七上八下的开始打鼓。 皇帝看着他们:“正要问问你们。” 阁老相互看看,有一位上前叩头道:“先帝虽然病重达几个月之久,可是臣等不时能得到先帝的相召,自始至终先帝没有对皇上您有所不满,更没有说过废立之事;遗诏,微臣认为那是先帝留给皇上,请皇上自观就好。” 朝中当然以稳为重,而几位阁老虽然没有实权在握,可是德高望重原本就不是任何一位皇子的拥护者;现在新帝已经在灵前即位,众臣早已经行过君臣大礼,此时就算是先帝遗诏另有传位之人,他们也不得不拥护新帝了。 稳,不能有变乱生出。不要皇子相争对朝局不妙,而且天朝四周蛮夷之地都是各藏祸心,只是天朝国强民壮他们不敢轻易挑起战事;如果朝局不稳,边关立时就会燃起儿狼烟,立时就会成为外忧内患之局,到时天朝的百姓就有得苦吃了,而皇家也要面临生死存亡四个字。 他们做为三朝老臣,垂垂老矣之际绝不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眼下先帝的遗诏并不重要了,天朝之帝只有一人就是眼前的皇帝。 红鸾倒没有想到三位老人会如此说话,其中的道理她不懂、想不通,但是她相信皇帝一定懂的;她对此事生出兴趣来,很想知道皇帝怎么就料定他们三位定会拥护于他。同时,她发现其实外廷之人也不过如此,并不如她想像那般高不可攀,和宫内之人有所不同却也有相同之处。 皇帝微微点头:“阁老们大义,平身起来说话。”他看看五皇子又轻轻一叹:“只怕此事……”话还没有说完,外面又传来人声,原来是太后带诸位皇子到了。 太后进来一眼看到五皇子手上黄匣子就皱了皱眉头,看向皇帝:“有什么事儿到御书房里说吧。”她过去伸出手由皇帝扶着她先走,小声道:“皇帝,你父皇……”太后真得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到如此地步。 皇帝轻轻的道:“父皇英明,儿臣等兄弟定会遵从父皇之命,好好孝敬太后您。”他把太后的话打断了,抬头看了一眼太后又低下头道:“元华这两天可有过去给太后您请安?”此时突兀的提起元华来,显得多少有些怪异。 他们祖孙身后伺候的人是尚仪和红鸾,其它人都远远落后十几步;听到祖孙二人的话,尚仪的眼皮都没有动一下,而红鸾更好像神游物外根本没有听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