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4页 (第2/2页)
一些。 曹皇后这般想着真是头都大了,与此同时,她也越发敬佩张敏涵了,于是她准备向张敏涵讨个主意。 张敏涵看着如今在风口浪尖上的曹皇后,依旧没有任何动摇的表现,不由的暗自点了点头,然后交出了羊毛这么一个利器。 要知道宋朝确实是经济发展的厉害,但宋朝的军事力量并不是多么的强,这其实也不奇怪,或许是因为赵匡胤他自己就是一个将领成为皇帝的人,哪怕搞出了披龙袍的事情。 做出一副不得不起义的姿态来,可赵匡胤也害怕某一日,自己的将领也被属下披了龙袍不得不起义的时候,如此,先是来一个杯酒释兵权。 之后更是不停地打压着武将,就唯恐武将真闹出什么事情来的时候,对此,宋朝的皇帝可是将这一份多疑很好的传承的下去,将重文轻武的习俗发扬光大。 如此面对那些野蛮好战又对中原花花江山虎视眈眈的邻居们,宋朝就显得有些积弱的,毕竟人家是游牧民族,靠的就是一个野蛮,靠的就是一个抢掠。 而宋朝呢,并不是说没有好的将领,只是从上至下,对将领们都是充满了怀疑的,尤其是宋朝的皇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监军拖后腿,不就是因为当今圣上信不过那些将领吗? 如此,文官集团打压者武将团体,他们既得在前线打仗,又得防止背后的人按戳刀子,真忠君爱国的也经不起这样耗啊。 而且人家要是真打了胜仗,那还得迎来君主更多的忌惮和打压,至于不打胜仗,那就更不用多提了,他们绝对是第一个背锅侠。 至于在这个过程之中,要将那些虎狼邻居送回去,需要付出多么高昂的代价,这些高层人员们是不觉得这有什么的,只要刀没砍到他们身上,他们当然不会觉得疼。 但宋仁宗不同啊,这天下都是他的,他会没有想过将宋朝壮大至万邦来贺的境地吗,那绝对不可能,可是宋朝的积弱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对于武将的偏见也不是一日两日的能够消得掉的,光改革原本日渐糜烂的朝政,都已经花费了宋仁宗的大力气了,他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对外扩张了。 但没有经历和从未想过是两回事儿,张敏涵从一开始想的就是将矛盾放到外面,然后借由外部矛盾转移内部矛盾。 等到人手不充足,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的时候,底层人民不会舍得再把自己的闺女,媳妇关在家里的,如此有了经济来源,才可以谋求精神上的改变,只因为经济来源才是她们的底气。 曹皇后一看到羊毛就明白了,这些日子以来,她只想着和那些朝臣们争斗,却没想到从另外一个方面让宋仁宗来维护她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