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0 穷富 (第3/4页)
放下手机,多出去走走、看看!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不要只看到大城市的花团锦簇,也要看看老少边穷地区的落后荒芜。” “对啊,要是每个地方都很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人?” “就是在大城市,一样有很多的穷人,只是你们不注意罢了。” “去城中村,去那些大楼的地下室,去地下通道,去晚上公园的长椅看看就知道了。” “还有火车站边上枕着行李睡的人,劳务市场里面举着牌子被挑选的人,他们与那些富人一起,构成了真实完整的世界。” “为什么这孩子不跟着父亲一起来城里啊?在农村就是再努力,但是老师的水平放在那里,考个好大学还是太难了。” “说这话的人是认真的?他们不是不想把孩子带到大城市来上学,但问题是,负担得起么?能买得起房子么?没房子,没户口,好学校你能上么?” “别说了,说这个都是泪。我是城里人,好学区的房子我也买不起,好学校也是不敢想。” …… 网上的评论不提。 工地的餐厅里面。 老海的眼睛已经红了。 那是一种又骄傲,又内疚的情绪。 为自己有一个如此好学、上进的孩子感动骄傲。 同时又内疚。 内疚家庭的贫寒。 内疚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条件。 他的心情,大家都懂。 于是大家都劝道:“老海,小海是好样的!以后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成为城里人。” “是啊,我们自己盖的高楼大厦,我们自己住不上,但我们的孩子以后进城住的上!” “就和我们乔总一样,乔总不也是农村出来的么?现在多厉害。” “陈总也是山里走出来的。” “再让小海娶个城里媳妇,哈哈哈。” “不要找城里的媳妇,高攀不起,我看娶农村姑娘最好。” “可不是?之前我们工地上做饭的老蔡,拼死拼活给儿子在郊区买了房,娶了媳妇,结果婚后,儿媳妇连门都不让进,说他身上有味。儿子连个屁都不敢放,真是说的那句老话,小公鸡,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小海可不是那样的人。” …… 大家这么一说,老海也笑了。 然后镜头一转。 已经变成了小海到省城后的日子。 小海住的这家姓陶,虽然不如小帅家那么富裕。 住大别墅。 但也是省城里面的中上人家。 住在一个现代化的小区里面。 开着几十万的车。 夫妻开了一家文化娱乐公司。 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陶璐璐。 陶璐璐是很乖巧的,也很有礼貌。 陶家热情接待了小海。 在镜头里面。 刚到城里的小海,显得怯生生的。 内向、羞涩。 不敢说话,不敢走,不敢坐。 不敢喊人。 陶家夫妇态度可亲,平易近人。 让小海称呼他们“陶叔”、“陶姨”。 管陶璐璐叫“璐璐meimei”。 让陶璐璐喊他“小海哥哥”。 这亲密的态度,终于让拘谨的小海,慢慢地放松了下来。 到达陶家的时候,正好是晚饭。 为了招待小海,他们准备了丰富的晚餐。 有鱼,有rou,还有水果和饮料。 小海吃饭的时候,还是有些不自然。 光是吃米饭,不好意思伸筷子。 …… 看到这一幕,我看到老海的脸上有些担心。 是怕孩子吃不饱的表情。 但马上,他的表情就放松了下来。 因为不论是陶叔,还是陶姨,都在热情地给小海夹菜。 米饭上的菜,都堆满成了小山一样。 并且在吃了一碗,小海表示已经吃饱了的情况下。 又给小海盛了一碗。 看到这一幕,老海终于笑了。 他对我们说,小海平时在家,也都是要吃两碗饭的。 转过天是周末。 周末的两天时间内。 陶璐璐要去上补习班。 陶叔和陶姨则是带着小海开始了逛街、购物、娱乐。 去了商场,给小海买了新衣服,新鞋子,新书包和文具。 小海最喜欢的,就是一个变形金刚大黄蜂样式的文具盒。 有很多的按钮。 按这里,弹出来一支笔。 按那里,弹出来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