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2 武德 (第1/2页)
“刚才我用手机查了一下有关的报道,说之前在打工子弟上学的孩子已经被分流安排了,还有一些老师也得到了补偿,是这样么?”温绍年问。 温绍年这么一问。 迎来的是更多的抱怨。 总结起来就是,确实,是有一些之前在打工子弟学校上学的学生被安排到了一些公立学校就读。 但远远不够。 因为公立学校没有那么多的名额给这些孩子。 并且孩子要入学,还需要很多的手续。 要出示户口。 身份证。 暂住证。 就业证。 租房合同。 老家要给出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 这样很多打工的人,特别是那些没有固定工作的,靠打零工度日的人,根本就提供不了这些手续。 有的学校,入学还要考试。 通不过不行。 当然了,还可以交赞助费。 只是好几万的赞助费,一般打工者怎么负担得起? 幼儿园也是一样。 附近被认定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只有三个。 但是需要入园的孩子,好几千。 僧多粥少。 价格还特别贵。 一个月的幼儿园费用,就要两三千。 所以有的孩子,只有几岁。 要么被锁在家里面。 要么父母出去打工的时候,还得带着了。 父母在卖菜。 他们在菜摊附近玩。 父母在工厂做工。 他们在厂子里面瞎跑。 还有一次,一个孩子差点被人拐跑。 幸好熟人经过,大喊一声。 才把人贩子给吓跑了。 …… 那是不是进了公立学校的孩子就没有问题了呢? “我们孩子的学校去年年底就被关了,是关的最早的一批,我们夫妻在这里好多年了,各种证件都有,所以当初就被分流到了城里的一个小学,比原来的学校那是条件强多了。我们当时还很高兴,觉得这还是一件对我们来说值得庆祝的事呢。” 在五金厂工作的李大哥苦笑了一下,继续道:“可是孩子基础差,普通话又不好,一张嘴就被人笑话。不只是同学们总拿他取笑,就是老师有时候都不耐烦,说已经讲了好几次你怎么还不会?你这样的学生成绩这么差,会拖我们班平均分的后腿,有你这样的学生,我的工作算是瞎忙活了,奖金是拿不到了。从那后,孩子再也不愿意去学校上课了,一让去就哭。” …… 这些人说完了,都把希望的目光看向了温绍年。 “温记者,你是来帮我们的是不是?” “是不是电视节目一报道,这些学校就不会关了?” “太好了,太好了!” 这些人都很激动。 兴奋。 在他们眼中,温绍年是一个好人。 也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电视台更是一个高大上的地方。 不管遇到了什么难事,只要记者出面。 只要上了电视。 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那些坏蛋,那些欺负他们的人就会土崩瓦解。 家乡里那些霸道管事的,一听到记者来了,马上就老实了。 事实上,温绍年确实很有本事。 可以让欠薪的无赖束手就擒。 但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