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节  (第3/3页)
隐瞒的,干脆地点头,“是他送的,启嫣jiejie不要告诉阿爹阿爷,我怕他们会更接受不了。”    竟然,竟然真是……    孙启嫣吃惊地掩住嘴巴,四下看了看,幸亏没什么人,“你怎么会跟魏王……你们俩……”    陶嫤把她请到重龄院里面,丫鬟奉来香茶,一人一杯端到她们跟前。她们分别坐在朱漆螺钿小几两边,陶嫤朝她一笑,“启嫣jiejie听我跟你说。”    孙启嫣看着她,认真听她口中的每一个字。    陶嫤便将她跟江衡的过往避重就轻地说了一遍,从长安到松州,再从松州到长安,两年时间被她用一刻钟说完,听得孙启嫣怔忡不已。    “也就是说,你住在松州的魏王府,尚未及笄时……魏王便对你动了心思?”孙启嫣一字一句地问。    想起那时候江衡把她压在床上,一遍遍地亲她逼问她喜不喜欢他,她脸上一阵热,垂眸细如蚊呐地嗯一声。    孙启嫣怎么都没想到……那个人居然是魏王。    可是看陶嫤的意思,毕竟他们俩在她面前相处时,都是规规矩矩的,任谁都不会往那方面想。孙启嫣小心翼翼地问她,“这回赐婚,是魏王跟皇上提的?”    应该是的吧,否则皇上怎么有空cao心她的婚事呢。    陶嫤迟疑地点了下头。    孙启嫣见她脸上没有丝毫不情愿,便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既然她欢喜,她便没什么好说的。只不过想起江衡伟岸高大的身躯,再看看陶嫤纤细玲珑的身板,禁不住替她担心起来……男人,无论以前再正经的男人,只要成亲后没有不爱弄那事的,连陶靖都不例外,更别提三十岁还没成亲的魏王了……也不知道陶嫤能否承受得住,她担心地想。    *    自打接到圣旨后,陶嫤一直老老实实地在府里待着,她牢记殷岁晴的教诲,没有再见江衡一面。    她尚且忍得住,然而江衡可忍不住。    他苦等一年,终于能如愿以偿地抱得美人归,让他如何忍得住?想想以前在松州的日子,他们就住在斜对面两个院子,天天都能见面,甚至她训斥丫鬟的声音大了些,他那边都能听到。    如今那日子一去不复返,他想见她一面,都很不容易。    江衡昨天去陶府吃了个闭门羹,陶松然很果断地告诉他,成亲之前两人不宜见面,让他自个儿回去,不要惹人非议。江衡想起陶松然那张如临大敌的脸就好笑,他是要娶他的孙女,又不是要害他孙女,至于这么警惕么?    合着现在圣旨已经下来,陶府就算不同意也没法,他没有强求,留下两句话便回去了。    江衡把礼部的人叫来府上,礼部尚书是个年过五旬的老头,景仰魏王的盛名多时,挑起日子来格外上心。    眼瞅着他把年历翻了一遍又一遍,江衡忍不住提醒:“尽量挑得早一些。”    原本他是打算上元节便成亲的,奈何时候太匆忙,恐怕双方都准备得不够充足,唯有往后顺延一段时间。礼部尚书捋着一把胡子,残忍地告诉他:“回禀王爷,最近两个月都没有适宜嫁娶的吉日,老臣看了一看,上元节之后最近的一个好日子是三月十六,您看觉得这天如何?”    江衡蹙了蹙眉,那不是还有三个月么?    他亲自把年历拿过来翻了翻,发现果真如礼部尚书所言,三月十六是最近的一个适宜嫁娶的吉日。他把年历扔了回去,“那就这天,昭告长安,本王要在这一天迎娶陶府的三姑娘,届时普天同庆,百姓同乐。”    礼部尚书应了声是,向他询问了几样成亲的事宜,征求他的意见后,这才起身告辞。    *    日子定下来后,很快便有人告诉陶府,魏王与广灵郡主的婚期在三月十六。    陶松然已经慢慢接受这个消息了,就算他再不情愿,这个孙女还是要嫁的。既然如此,欢欢喜喜是嫁,愁眉苦脸也是嫁,他何不选择前者?何况这是皇上赐婚,对方又是当朝魏王,哪个都不能得罪,他只能看开点了。    唯一不能接受的只剩下陶临沅,陶嫤若是出嫁,他从小捧在手心里的闺女走了,岁岁也走了,这府里待着还有什么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