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节  (第2/2页)
上交财政大权的事。不过,这个男人还算有诚意。    她微微喘、息着推脱道:“不必这样着急的,我准备做一个贤妻,不会拘你太过,这种事我们以后慢慢商量。”大权是要收上来,但不能急于一时。    “开始吧,明早你就明白我的话了。”    ……    李竹第二天早上真的明白了他话中的深意。他二十多年的积蓄根本不是指银子。    李竹现在只有一种感觉,累,十分地累。    陈觐在这件事充分发扬了他那勤于钻研的精神,翻来覆去地研究她。再加上他对自己的苛求,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直到两人都满意为止。    他不但在姿势和技巧上精益求精,连称呼都要改变。    “叫我的名字。”    “陈小白。”    “换一个。”    “相公。”    “这还差不多。”    ……    次日清晨,陈觐心满意足地、蹑手蹑脚地起了床。他吩咐众人说话小声些,走路脚步轻些,不要影响了少夫人睡觉。    此时虽然是夏末秋初,众人却在他脸上看到了几分盎然春、色。    他今早对人格外的和气,连小白也难的看到他的好脸色。    青芜院里的下人们心照不宣,偷偷抿着嘴笑。    李竹睡得正香,却觉得有一只可恶的爪子在挠她的脚心。    她气呼呼地嚷道:“小白,又是你。”    “汪汪。”才不是我。    李竹睁眼一看,才发现做坏事的人是谁。偏偏那个人还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李竹和小白一起,对他怒目而视。    “你真讨厌。”    陈觐复又缠上来,弯腰抱起她,像猫洗脸似的吻着她。    “起来吃点东西再睡。”    李竹仍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她恹恹地坐在床上,瞪着惺忪的睡眼看着陈觐。    陈觐极其难得地摆出一副做小伏低的姿态:“夫人昨晚劳苦功高。为夫准你放纵一些。今日悉听夫人吩咐。”    李竹揉揉眼问道:“真的?”    “当真。”    李竹伸伸胳膊和腿,昂然吩咐道:“那好,来帮我把衣服和鞋子穿上。”    陈觐一本正经地道:“遵命,以后穿、脱都由我负责。”    陈觐的改变惊动了陈家众人。他们都用好奇探究的目光盯着他瞧,脸上挂着耐人寻味的笑意。    李竹还没起床,这件事就像风一样传到了上房。陈老夫十分满意,连早饭都多吃了两碗。因为她觉得这不是普通的事,这代表着她那乖张古怪大孙子的某种突破,具有重大意义。    ……    两个月后。    京里诸事处理妥当。李竹和陈觐带着一干仆从侍卫还有小白大黄小灰等启程去西北。    他们先从船去清河县,再在那里经陆路辗转去西北,因为他们打算到清河县逗留几日,所以提早半月动身。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之时,天空一碧如洗,高远明澈。大河两岸,秋色斑斓。    船行数日后,终于渐近清河县地界。    李竹望着两岸熟悉的景致,心头涌上一股十分复杂的情绪。    去年他们进京时,也是秋天。不过短短一年的光景,却如同过了好几年似的,让心生一种沧桑之感。    李竹正在感慨时,陈觐却走到她身边,和她一起共赏河景。    “近乡情怯?”他简短地问道。    “没有。”    陈觐望着辽阔的河面,感慨道:“我曾数次从这条河上通过,每次的感触都不尽相同。”    李竹接道:“那当然,毕竟不是每次都有我陪着你。”    陈觐手环着她的腰,轻笑了一声,低声说道:“你越来越自大了。”    “近墨者黑。”    陈觐眺望着远处青森森的芦苇,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我发现,你有一种奇特的本领,你能把好男人变坏,把坏男人变好。”    前者指的是蔡青,后者是宁希迈。    李竹却不大认同:“有时不是某人改变了他们,而是他们可能本来就是这种人,只不过没遇到合适的契机而已。”    “那么,你就是那个契机。”陈觐这会儿又有些固执。    “好吧,我承认。”    “嗯,我希望你以后别再做这种契机了。”    李竹从中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酸味。    “你还有一个罪状。”    “本夫人容你详陈下情。”    陈觐用恨恨的声音道:“你把一个冷静的,爱洁成癖的男人变成了不冷静,不爱干净的男人。”    李竹狡黠而得意地笑了,“哼,我不过是顺从天意,把你从不正常变成正常罢了。”    “狡辩。”    李竹笑得愈发得意:“活该,谁让你自投罗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