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隐相_第338章 仪仗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8章 仪仗马 (第3/3页)

系,就等着裴耀卿继续往下说。

    裴耀卿道:“李林甫是这样对那些人说的,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

    李林甫这话的意思是,如今,明皇在上,大家恭顺他还来不及呢,谁也不用多说话!

    你们看不见那些仪仗马吗?不乱叫就能吃到三品的精料。如果胡乱嘶鸣,立刻就会被赶走,后悔都来不及。

    裴耀卿说完后,李泌简直是无语了。这李林甫也太会比喻了,用仪仗马来警示那些靠着直言进谏的御史和谏仪大夫。

    不说话就有饭吃,说话就会被赶走。

    “真的没人说话了吗?”

    李泌不相信整个御史台的人都是孬种。

    “有,一名叫做杜琎的八品补阙,散会后就上了一道奏表,想把此事奏报给圣人。可这道奏表根本就没送到圣人面前,而是落在了李林甫手上。”

    “这杜琎-----”

    “李林甫倒也没很难为他,把他贬到一个偏僻之地去做县令去了。”

    “我以为李林甫会把他弄死,现在看来,李林甫还是给他留了条后路。”

    裴耀卿摇头,说道:“看似留了后路,实则是死路一条。”

    李泌一怔,赶紧问道:“怎么讲?”

    “那地方归属崖州,历来是流放重犯的地方。在那里做县令,与囚徒无异。”

    李泌摇摇头,心说这人算是完了。

    “自此以后,再也无人直言进谏。于是,天下太平乎!”

    说这话的时候,裴耀卿是一副气愤填膺的样子。

    李泌和裴耀卿说这些话的时候,已是一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李林甫,除了立李享为太子一事没合他的心意,恐怕这大唐其余各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史书记载,“上在位多载,倦于万机,恒以大臣结对拘检,难徇私欲,自得林甫,一以委成。故杜绝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衽席无别,不以为耻,由林甫之赞成也。”

    也就是说,李林甫没做宰相前,玄宗过的很惨,难徇私欲。有了李林甫后,就过上了不以为耻的日子。

    玄宗的堕落,看上去好像是李林甫的原因。可李泌一直觉得玄宗骨子里就带着堕落的基因。

    还有,玄宗变得不以为耻,还有被那些像韩休、张九龄一样的大臣长期压榨的原因在里面。

    玄宗之前一直励志图新,那是因为他知道他这个皇位来的不容易,还背负着巨大的伦理包袱。

    所以,他想干出个样子来给那些人看看,让他们知道,自己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材料,自己做皇帝,是天命所归。

    等到天下太平,已是盛世之时,玄宗就想享受享受了。作为皇帝,作为一位精通音律,很有才华,也很会玩的皇帝,当然,也作为一名男人,他这样想、这样做很正常。

    可问题是,他手下那些大臣不让他这么想,也不让他这么做。甚至弄得他出去游玩都要担心大臣问责。

    说实话,这就有点过了,皇帝正常的娱乐还是要保障的。

    长期如此,是个男人就会崩。况且,他还是一位九五之尊的皇帝。

    别说是皇帝了,就是一名普通男人,你整天在他耳边叨叨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估计没多久这人也会崩了。

    所以,玄宗不顾张九龄的反对,硬是让李林甫做了宰相,实际就是他心里明白,这李林甫能让他喘口气。

    现在,玄宗果然过上了不以为耻的日子。

    玄宗在洛阳的时候,李泌曾数次给张九龄、裴耀卿去信,让他们进谏的时候,要留出三分余地,不要把玄宗逼得心态崩了。

    现在看来,好像这些信去的晚了。玄宗早在姚崇宋璟做宰相的时候,心理已是开始逆反。等到韩休做了宰相,又给他心里加了一把盐。

    到了张九龄这里,事无巨细皆力争,估计玄宗会对自己的皇帝身份产生怀疑。

    一根皮筋拉的越长,反弹的力度就越大。

    无人再肯直言进谏,玄宗行事必将越来越令人不耻。

    对此,李泌确定以及肯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