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8页 (第2/2页)
可以骗过很多人。”苏蕴淡淡开口道:“我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一个欠过恩情的人,在恩义没了结前,不会轻易放弃一切孤身送死。” 云清挑了挑眉,没有再说话。 苏蕴继续道:“你的故事,我没有兴趣。如今我只问你一句话,究竟为什么要杀了教谕?” 苏蕴可以不顾及这世上的眼光和闲言碎语,但是教谕两个字拿出来,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就是重于一切的恩义。 教谕教过很多人,包括李长空,也包括苏蕴。 云清摇了摇头,道:“那其实是一个很无聊的故事。” 他顿了顿,又道:“你若想要答案,我只能说,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哪怕亲手杀了他老人家,我也从没有对不起师父。” 哪怕我亲手杀了他,我也对得起他。 苏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下去,他点头道:“好。” 这时候,黑色高塔上的钟声缓缓停下。 第179章 入城见风雨 高十余丈的塔楼下,在缓缓停下的钟声里,这才走出一个人。 一个须发皆白、体态微胖,穿着普通道袍的老人,手里还拿着一根木制钟锤,看起来就像是每个道观里最寻常不过的敲钟人。 在衡山郡内,没有人开口说话,但是所有人都无比震惊。 因为衡山郡的那道大门仍然敞开,而衡山郡外的人,仍然活着。 这就只能证明一件事——衡山居刚刚出关不久的老祖宗,要他们全部活下来。从青城山里走出来的苏先生,衡山郡自然不会对他出手,但是云清,凭什么能够活下来? 老行事将额头紧紧贴着地面,脑海里念头急转,就在这时候,老人终于缓缓开口道:“世上诡辩者何其多,难道每来一个,你也要挨个与之论道吗?” 这话里没什么斥责的意思,老行事却颤抖着身子,将额头往下压得更低一些。 老人抚摸着手里的钟锤,遥遥看向苏蕴,道:“小苏,我可以不杀他。” 话一开口,哪怕是老行事,也忍不住微微抬起头。 几位宗门的掌门站在山门下,对于老祖宗的态度有些不解,不解的声音从秦岭深处的山门里响了起来。 “老祖宗想留谁的性命都没有关系,只不过这话一出,必然会惹得清虚宗有些不高兴。” “清虚宗高兴不高兴,与我们何干?堂堂衡山郡,总不至于处处看着清虚宗脸色行事。倒是老祖宗这次的决定,多少会让人有所误会。” “误会?”有人笑了笑,道:“只怕老祖宗这话说出口,顾忌的不是别人,而是苏蕴。一个当真听进那些话的苏蕴,会让衡山郡有些头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