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页 (第2/2页)
编剧有时候苦思冥想出来的内容、苦心孤诣制造出来的矛盾和转折,反倒是不如现实中一些真事来得曲折。 母亲、去世的孩子、凶手,光是这三个字,情节就自带张力。 除了这两个剧本之外,曾妮还准备了其他几个版本,但总体来说,都不如这两个来得精彩。 “来投票吧。” 第二个剧本,5票通过。 定了逻辑和框架之后,第二个剧本就进入了具体的讨论阶段。 虽然曾妮负责大的逻辑情节,但是具体的血rou还需要所有团队成员一起填充。 电影相关的文创工作在旁人看来光鲜亮丽,所造出来的梦璀璨光明,但具体的工作环节却是相当冗长无聊。 关于剧本中女主角身份的设定,几人就吵得不可开交。 现实中,莫莉是影后,是站在一个行业金字塔尖上的人,可是面对孩子的去世,仍然显得无助。 “这样才是引人深思的地方,现在社会为什么卷成这样?还不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有更多的钱、更高的社会地位,就能减少社会大环境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平稳度日吗?” 但是这个电影告诉无数的中产阶级们,被挣扎了没救的,哪怕是影后这样的名人,也会遭受社会的毒打。 李开光不同意曾妮的观点:“可是,你这样写很难接地气。” 在李开光的想象中,故事的女主角应当是社会底层,被丈夫抛弃,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可是后来,儿子死了。 儿子的去世,不光是一个小生命的消失,还有女人所有希望的毁灭。 “在儿子去世的同时,她也死了。” 校园暴力所伤害的,是两条生命。 两方吵来吵去,最终李开光说服了曾妮,用了第二个人设。 人设做完,其他的细节也得磨。 故事发生在高中校园还是初中校园? 女主角做什么工作? 报仇的过程是什么样? 连续一周,几个人都在小房间里加班写剧本,写到最后,都恨不得撞墙。 后来,曾妮实在不行了,岑诀接过来写。 他一写曾妮就惊了:“岑导,功力不错啊。” 岑诀水平竟然相当在线。 连续熬夜三天,岑诀仍然颜值在线,喝了一杯咖啡,继续淡定地写稿。 他上辈子可是黑泽明的拥护者,按照偶像的说法,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就算每天写一两页,一年加起来也有几百页。 说自己没时间的,那是地道的懒汉。 哪个导演不是从写剧本开始的呢? 剧本搞好的那一天,团队的其他几个人都不行了,来不及欢呼,先是去睡了一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