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8页 (第2/2页)
自豪。 她亲身经历过战乱离别之苦,目睹过百姓流离失所的哭嚎,也见证过战场的残酷。 这一切分明已经远离,它们不该再次发生! 何况,江氏天下已三十年了,多少人念着皇室恩德! 而皇帝的身份,使江承光天然具有道德优势。 他只要不是太过昏庸,昏庸到本身的存在便是对于天下人的戕害…… 那么,哪怕最初李伯欣是受到迫害的一方,一旦他领兵反抗,便会沦为天下公敌。 更何况,以越荷对父亲的了解,他在其中,未必那么无辜。 李伯欣有志向,有野心。 先帝在的时候,他的志向不过是封国公、做名震天下的将军。但是江承光登基后,也许认为这位看着长大的皇子才能平庸,李伯欣的想法已然在改变…… 而江承光又是多疑谨慎、看重皇权的人。 他暗藏尖锐的反应,无疑也让勋贵们产生了不安全感。 造成这样的局面,没有谁是无辜的。双方都有杀意,利刃亮出便不能收回。 可倘若让朝臣、让学子、让天下庶民来选,他们绝对想要稳定,想要李伯欣在第一时刻被镇压。这未必是公平的,然而与天下相比…… 不能怪别人做出这样的取舍,成国公的处境太危险了。 眼下,就如一根细线,悬在两人之间。 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断开。 或许只有一方的果断后退,忍着对方的怀疑和刺探,不断展示诚意,甚至任由自己被剥去利爪、遍体鳞伤……才能勉强有个体面收场。 但以越荷对丈夫和父亲的了解。 他们谁也不会这么做的。 …… 我希望父亲活着。 我希望天下安定,不生战乱。 我希望父亲不要做不义之事。 ——如果他是独独被逼到了角落,不得不反抗,那么我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他一同反抗而死。 天下万姓是可怜的,然而一家一姓的绝望愤懑也是真实存在、不该被轻忽抹去的。 偏偏,我心里知道,父亲并非无辜。而除去对武将必然的收权之外…… 江承光是个合格的皇帝。 情感与理智的拉扯,就是这样,煎熬着越荷的心。 她在这时候,便会尤为痛恨。 为何身为女子,没有参与庙堂之事的权力。甚至她虽是江承光的妃子,是父亲的女儿——哪怕她依然是李月河,也无法阻止两人的角斗。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安地等待着……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太平本是将军定,将军何不惜太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