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2/3页)
。    其余人等余柏林开了头,才回过神来,纷纷称是。    其实若不是封蔚接连出题,且高高在上,只出不答,你来我往互相出些偏题怪题让人答不上来,在文人聚会上非常常见。    而且正如余柏林所说,若是一文豪宗师如此,大家只会认为那宗师严格,不会觉得被为难。即使答不上,也不会觉得难堪。    所以,是因为德王武夫形象先入为主,自己偏见了?    想起德王先前表情,虽说不热络,也并未露出什么不好的神色,没有鄙视人为难人的意思啊。    人家就是单纯出题难了点嘛。    其实封蔚刚才怎么看都是找茬。谁让他是王爷?谁让他地位高?    他能道歉,之前的事都不是事了。    婉淑公主和崔承面面相觑,都搞不懂封蔚究竟想干什么。    难道,他们之前猜测的没错,封蔚就是想在读书人中弄一个好名声?刚才那样咄咄逼人,就是为了……嗯,先抑后扬?    大概吧。不愧是皇帝信任的好兄弟,果然心机深沉!看不懂!    封蔚道歉之后,整个人的感觉都变了。他一直带着微笑,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之前的疏离一扫而空,一看就知道这人对在座学子都很尊敬。    在场的读书人们心里更加确定了。这个王爷是个好的!刚才肯定是我误会他了!    当然,也有不那么单纯的人心想,这到底是装的还是真的,德王到底要搞啥呢?得回去问问长辈。    宴会终于要结束了,魁首自然是余柏林。    封蔚给在座每一位书生都送了一块墨,贡品!    书生们:王爷果然是好人!    封蔚说今天诗作全部会刊印成书,他会负责推广,给诸位打响名声!    书生们:王爷果然是大好人!    封蔚鼓励在场书生,金榜题名,期待于大家一同建设和谐美好新晖朝的一天!    书生们:我等必不负王爷所期!    宴会圆满落幕。    大家都很激动。诗集刊印,王府负责推广,省了自己多少事啊!就凭着德王的名义,就有多少权贵会给面子购买!    至于这场宴会最出风头的余柏林,诗集里也会最出风头的余柏林,嗯,人家应该得的。    反正都写在一本书里,他的诗歌被人看见的时候,我也能被人看见嘛。虽然做了一次绿叶,要是自己单独印,说不定一本都卖不出去。    何况还有家境根本不可能支撑他们刊印书籍扬名的读书人呢。    这本称为《牡丹诗集》,前一半写牡丹,后一半全是边塞的奇怪诗集,刊印之后很快就销售一空。    谁让德王把自己宴会上的事传出去了,还刊印在诗集前言里了。大家都想看看,(划掉)打德王脸(划掉)被德王欣赏的余柏林,写了什么诗。    余柏林这几首诗是他前世写的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挑选的最好的几首。当时能称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现在也能。    很快,这几首诗词就到了读书人都会背诵的地步,一些女公子也为其编曲,或杀气腾腾或哀怨连连,将这几首诗到处传唱。    而后这些诗被来往京城的富商游人带出京城,并接着德王的名声,渐渐辐射到整个晖朝。    连边远之地的读书人,都知道京城有位叫余柏林的读书人,在德王面前大显身手,做出了大家交口称赞的好诗词。    后世史书记载,晖朝中兴时颇具传奇色彩的将相之间的深刻友谊,就是从这次诗会的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