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3节 (第4/4页)
隆基之前,是武三思府上出来的。 武惠妃找高力士办事,想让他帮忙把李林甫捧上裴光庭坐的位置,高力士谨小慎微,不愿意冒险,但是有求于他的人换成和他的关系一直很好,行事也更加隐晦的夏王李璧,高力士咬咬牙,准备拼一把。 高力士不愿意帮武惠妃干涉朝中官员人事调度,是因为这种事情主要还是李隆基自己决断,他擅自干预只会失去李隆基的圣心,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还是透露了一些有用的消息给武惠妃与李林甫的,比如天子接受的推荐人选与可能性最大的人有谁。 也就是说,只要没有太大的危险让他失去圣宠,高力士是愿意拼一把的。 朝中官员调度,那得看天子的意思,高力士还得再揣摩一把,但是皇太子的废立,高力士在李隆基身边这么多年,早就摸清了他的心思,夏王如此受宠,他拼一把也不妨事。 更何况,前些日子他看得真真儿的,天子大概是和夏王父子情深没看出来,高力士可看出来了,夏王在给王毛仲和光王他们挖坑,王毛仲倒霉了,后头光王和太子他们也讨不了好。 天子本身就属意夏王,夏王自己也有雄心壮志,更何况,夏王前头还卖了他一个人情,若是只需要开口提几句,高力士很乐意做这个顺水人情。 高力士和王毛仲不和,想坑王毛仲很久了,要不然也不会处心积虑地积压别人弹劾王毛仲的罪状,等到天子厌弃了王毛仲之后一齐拿出来的。 他的性格稳妥,能下定帮助夏王李璧夺嫡的心思,就证明太子李瑛的处境真的不好了。 不过别看太子的处境不好,似乎他下台之后,天子就要立爱,立夏王李璧为储,但是实际上,现在的诸位皇子都是庶子,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其实是长子庆王李琮。 不过庆王他有一个缺点,虽然是长子,但是早年在苑中狩猎的时候面部受伤,破了相,除非他所有的兄弟都没了,否则这位有所不足的皇长子,是不可能被立为皇太子的。 纵然现在事别经年,李琮面上的伤已经不算显眼了,但是他依然存有瑕疵。 在庆王李琮之后,最有可能的是母家势力不显的三子忠王李玙,也就是后来成功登上皇位成为唐肃宗的李隆基第二任太子李亨。 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都是立爱的典型——虽然太宗他最宠爱的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嫡女——所以认为夏王李璧哪里都好的他们理所当然进入了思维的误区,还是被儿子推翻成为太上皇、阴沟里翻过船的高祖李源以及思维方式和李隆基很相似的则天皇后指出了问题所在。 李隆基对李璧的宠爱是真心的,但是他对武家依然是防备的,李璧是他的爱子、本身也没干涉多少政治,这不假,但是他的背后依然留存着武氏一脉的政治资源。 按照武则天来说,李隆基对李璧宠爱非常,但是他依然有可能为了平衡天子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放弃立李璧为储君。 李璧:这特么就很尴尬了,阿耶不会那么套路吧? 李隆基看如今的太子李瑛不爽,是因为朝中有诸多人支持太子这个正统,而且因为太子被册立的时间很早,那些支持太子的大臣大部分都是如今的朝中重臣,对于天子来说,这已经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他的权威,他需要换一个没有那么多人支持的太子,最起码,也要将现在这个严重威胁到他的太子更换掉。 这才是真相,而且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同样是李隆基的宠妃,为他生育了四子三女、还是和他有血缘关系的武惠妃,荣宠比不过没有子女,家族完全需要李隆基提携的杨贵妃。 正是因为杨贵妃及她出身的杨家太弱小,只能依靠天子的宠爱来晋身,这才给了李隆基宠爱他们的底气,否则的话,怕也只能是武惠妃第二罢了。 为了彰显自己的颓势,在拉太子下马的时候,坚定阿耶立自己为储的决心,而不是给他人做嫁衣裳,李璧修改了一下自己的计划,就开始行动了。 如今病重的侍中裴光庭是武三思的女婿,李璧遇见他的妻子武氏还得称一声姨母,武惠妃想让高力士在裴光庭的继任者方面为李林甫美言几句,出面和高力士接洽的却是裴光庭的妻子武氏,她和出身武三思府上的高力士才是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