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节 (第3/4页)
这座山谷,一直就叫炎帝谷,也不知传承了多少年。 炎帝谷的名字,却是生活在这附近的羌人为纪念炎帝而取的。 无数年前,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再后来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所以说,华夏正统,来自蛮夷。汇狄戎蛮夷于一炉,始有华夏。华夏一族,炎黄二帝,黄帝是夷人,炎帝是羌人,夏朝就是羌人大禹所建,到了周朝,又是西夷姬氏主了天下。所以炎帝和大禹,都是羌人敬重的祖先。 炎帝谷中,自一月二十七日早上,也就是叶尘来到庆州第二天开始,便陆陆续续有兵马从此处经过。第一支拓跋氏的六千骑兵,最先来到这里,与一名接头人汇合之后,便从此处通过,毫不停留的冲向宋国境内。到今日中午时分第七支骑兵黑党项部落五千骑兵,也是最后一支骑兵也从此处冲了过去。 八里坡是夏州向南方向的第一军镇,本驻有西北边军官兵一个军指挥使两千五百人,专为震慑横山党项诸部,防止他们打草谷而设。 第508章 烽火台那些事 这点人自然不足以对付得了党项人,但从此处开始向大宋腹地和两边各个各个军镇之间,都设有烽火台联系,一遇敌情,白天燃狼烟,夜间点烽火,一处军镇军寨受到袭击,其余诸驿便立即或出兵歼敌,或关门落锁,封闭全城,等后方出动大军急赴来援。但是如今党项骑兵大批已经到来,可是八里坡的烽火竟然没有燃烧起来。 夏春天姓夏,名春天。他是看守八里坡烽火台宋军中的一名班头,手下也有十个人,虽然不算是军官,但也算是兵头了。兵头夏春天管着十名士兵,每两名士兵一组,将他们分成五班,日夜轮换守候在三丈高的烽火台上。 前些年,西北之地前线的军驿军镇每年都要和党项人、吐蕃人、回纥人、契丹人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烽火台时而还会起些作用,而靠近内地的一些军驿烽火台往往十多年也不见能够用上一次。这几年宋国日益强大,党项人臣服,吐蕃和回纥人更是不敢造次,契丹人一时也不可能来这里,而党项人的小股打草谷用不着燃烽火,所以八里坡也有一年多没有燃过烽火了。 不过,任何一件事情,即使很重要,但如果一年如一日的平静,没有去真正的发挥过作用,那么执行它的人也不免会产生懈怠之心,看守烽火台的夏春天就已经把这件最重要的事当成了一件最轻松的事情。 夏春天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作为一个无功无过的老兵,他晋升的极慢。再有几年就要解甲归田了,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小班头,唯一的差使就是整日巡守着这座烽火台,虽然没有什么油水,却也很是轻松。 去年春上,他的婆娘病死了,一个女儿也早嫁了人,就只剩下老夏孤孤单单一个人,偶尔生个病,都得托付那些粗手大脚的辅兵帮忙煮口汤饭吃,日子过的实在凄凉。可是打从两天前他却觉得日子有了奔头,以致于一整天不管见了谁,他都是满脸的笑容,笑得眼角的鱼尾纹都堆成了一团,因为……他捡了一个媳妇。 三天前,他看到那个颇有几分姿色,身材高挑,眉眼妩媚,二十出头寡妇时,自己手下几个不当值的辅兵正在挑戏这个寡妇。 夏春天上前问了问缘由,才晓得这寡妇是从河西闹灾一路逃难到此,路上家里人都已经全部饿死,她侥幸被一个商队救下,活到现在,但前几天这个来西北做生意的商队中有人欲将她绑了卖到庆州城中青楼里面,她被逼着跑了出来,一路逃到了八里坡。这些天因为河西遭灾逃到西北人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些,夏春天听了却也一点不以为奇。 瞧瞧这个水灵灵的寡妇,夏春天突然起了莫名的心思,也没啥好防备的,夏春天便喝止了调戏那寡妇的辅兵,把寡妇领到了自己的住处安顿下来。看守烽火台的兵丁们都不免啧啧称奇,一向胆心而贪婪、爱占小便宜的老班头居然大发善心了? “尽扯,老子我啥时做过善事?做善事是要下地狱的。”夏春天蹲在院子里笑眯眯地说。旁边蹲着两个不当值的辅兵,三个人正蹲在那儿摆着龙门阵。 “家里冷清啊。”夏春天叹了口气,扭头看看自己那幢屋子,又眉开眼笑起来:“可这寡妇一住进来就不同了,马上就有了人气儿,你俩瞧瞧,我那小院儿现在收拾的多干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