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节  (第1/2页)
    而且既然是开在道观下面,还能和道观搞一个联合活动,山上的香客点餐能打八折。    最主要是和小宛央在一起,赚钱是附带的。    姚暮和谢文颖:“……”    算了你开心就好。    三个人先回了酒店休息,暑假不好定房间,姚暮只定到了个套房。    有两间卧室,都是大床房,倒是不影响,他和小谢一间房,林宛央自己一间。    酒店不提供早餐,几个人早上七点从酒店出来,姚暮看到前面有人推车摆摊他连忙小跑过去。    姚暮买了个煎饼果子,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一口咬下去味道居然十分不错。    他连忙又叫老板做了两个。    做煎饼果子的大妈见这小伙子笑得灿烂,还多给加了料,让人能吃饱了。    谢文颖声音淡淡道:“我就不用了吧。”    姚暮说:“不吃早餐人会变丑的,而且我们要去的地方比较偏僻,到时候你想吃东西,都没地儿让你买。”    他边说边把东西,塞到了人手里,说快尝尝吧,可好吃。    谢文颖看着对方,心里琢磨这货不会一直都这样吧,真不像身家过亿的。    北边的道观有上百年的历史,只是在远离城市的村子里,而且年久失修,所以才很少有香客。    里面只有一个老道士。    几个人进去的时候,本来在做功课的老道士吓了一大跳。    他身体明显哆嗦了下,回头恐惧地看着几个人。    谢文颖觉得不太对,皱眉道:“你好,我们是宁市,静和观的道士,特意前来拜访。”    那老道士听了是同门,这才松了口气,起身要去给几个人倒茶水。    林宛央四处看了下,这个道观很简单,这位道长应该过得很清贫。    不过对方眼神却很清澈,修行了一辈子比较单纯。    几个人在旁边的坐了下来,林宛央开门见山的问:“市里那块要移的纪念碑,您知道吗?”    老道士有些激动,叹了口气:“我又怎么会不知道。”    他现在自身难保,又如何去管其他的事情,只能满腔的无奈。    或许他现在年轻个二十多岁,还能去抗议,不让把纪念碑给移走了。    老道士说到这里,打开了话茬。    纪念碑上刻的名字,是几十年应征入伍的年轻人,全部都牺牲了。    其中还有四十多个名字,是他的师兄弟们,那些脱下道袍的道士。    那时候他年纪太小,只有六七岁所以才没有去。    他只记得平时很照顾自己的师兄,摸着头,说以后就他一个人过了。    后来老道士才想明白,师兄早就猜到了结果,可是还是从容的去了。    那天下着雨,他躲在正殿的门后,看着师兄弟跪在的祖师爷神像前面。    他们脱了道袍,给祖师爷上了香,然后规规整整的磕了头。    祖师爷弟子今天要还俗了,此去凶多吉少,也不能回来再侍奉您。    希望您能谅解。    出家人忌困顿字啊凡尘中,可是同胞受难,然亦然奔赴战场,放下经书拿起刀。    离开的道士,果然没有一个回来,师兄走的时候,也不过十五岁。    纪念碑上的一个个冰冷的名字,玄诚会经常去那块碑前回忆故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块碑经过了洪水、地震都屹立不倒,现在却要被迁走了。    当初立这块石碑,是有高人指点过,说可以保佑一方安定,可是现在谁还相信这个。    玄诚说到这里,不由红了眼眶。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脚步声,七八个人步伐匆匆的创进来。    问什么要说是闯进来,因为他们的凶神恶煞的样子,是在不像是普通的香客。    这些人熟门熟路,显然不是第一来到。    带头的中年男人,语气咄咄逼人:“我让你快点搬走,怎么还在这里。”    林宛央声音淡淡的问:“为什么走?”    男人说:“这个道观,我们村里要收回,半个多月前,就和老道士说清楚了,他当时也同意了,怎么了现在又想反悔?”    玄诚一时激动得脸色都变了,哆嗦着说:“我没有答应!你们没有权利这样,我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