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节  (第1/2页)
    “怎么办?弟妹,怎么办?”郭镜妍双手冰凉,紧紧拽住她的手,“玉儿的事被表姑父知道了。表姑父说要将她二人沉江。此刻已经把人关在猪笼里,往汴河去了。”    “此事过去许久,如何又让姑父得知。”    周晓晓套上便装,边问边拿腿往门外走去。    “玉儿经那一事,成熟了许多。依着姨母的意思,乖乖在家中待嫁。上月她家里同王太尉家的公子交换了庚帖。岂知先前那个猪狗不如的畜生,心有不甘,醉酒之后四处嚷嚷,说同公孙府的小姐有私情,还拿了玉儿的画像——就是你上次画的那张洛神图,给那些下三滥之人观赏点评。王太尉家得知后,上门退亲。表姑父这才知晓,勃然大怒。”    “那个败类,姨母竟不曾将他打发了?尚容他在京都逗留?”    “唉,我也是刚刚晓得。表姨母心慈手软。竟然只将那畜生责打一顿,赶出府去,反倒让他心生怨怼,有机会做出这等陷表妹于泥沼之事。表姨母她书香世家出身,恁是如此不谙世事。”    周晓晓翻身上马,勒转马头,对着郭镜妍道:“我先行一步,赶去汴河。迟恐生变。嫂子且在此地,等行知回来,嘱他前来接应。”    此刻的汴河,黑漆漆的水面上停着一叶小舟。    舟上两个竹编的笼子,笼内关着一男一女。    那男子涕泪直流,苦苦哭求。    而那女子,着一身白衣,披散着如缎的直发,白皙的手指拽住竹笼,静静坐于污浊的笼中。    第36章    公孙玉,着一身白衣,披散着如缎的直发,白皙的手指拽住竹笼,静静坐于污浊的笼中。    她并不哭泣,只将一双如墨的眼睛,安静地看着岸边的人。    看着她即将离去前,这个世界最后的样子。    她的母亲早已哭晕在岸边。    而她的父亲,那位亲手将亲生女儿关进猪笼的公孙家族长——公孙正,板着脸,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公孙正瞧着那河中的女儿,楚楚可怜。    自己的老妻,哭晕在地上,还不忘死死拽住自己的衣摆。    心中不由也涌起一股不忍之意。    然而他很快告诫自己,我公孙家百年诗书传家,家风清正,从未出过再嫁之女,变节之妇。    岂能因我一时儿女私情,留此不洁之女,坏我家百年之清誉。    船上的仆人,抓起装那侍卫的笼子,在一阵杀猪般的哀嚎声中,扑通一声连人带笼子丢进河中。    滚滚河水几个起落便将笼子卷入下游,湮没不见。    仆人提起装着公孙玉的笼子,心中不忍,犹豫地望着岸边。    公孙正闭上眼睛,举手一挥。    仆人无奈。    只得一狠心将自己家的大小姐投入江中。    漆黑的河水,卷着笼子,转瞬冲入下游。    昏暗的水面上,露着小半个笼子,笼内一双挣扎着的洁白手掌,在河面浮沉。    公孙正跌列了几步,不忍再看。率众离开。    却不曾见,岸边出现一个黑色的身影,飞掠而过,沿岸急追。    那身影追到笼子起伏之处,扑通一声跃入水中。快速地向着笼子游去。    来人正是周晓晓,情势危急,不容她多想,她奋力抓住笼子,将公孙玉的头脸托出水面。    周晓晓的水性不算很好,此刻水流湍急,夜暗天寒,还带着一人,让她游起来十分吃力。    幸好她身手矫捷,体力充沛,加上公孙玉被关在笼子里,不至于胡乱攀抓。    方才能稳住身形,勉强向岸边靠去。    岸边石壁陡峭,被河水打得湿滑,毫无着手之处。    周晓晓只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