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节  (第3/3页)
合规范, 才提前做了录入。    每个人都是递了表格回去等消息, 俞晶晶却能提前拿到工作牌,今天就开始上工。    坐在旁边填写的几个学生并不是久经职场的老油子,有点心思就显到了脸上,看俞晶晶的眼神, 很是古怪。    不光这几个学生,录入员和配药员看她的表情,也是极其丰富。    俞晶晶只是略有疑惑,倒并没想太深。    也许是秦老师帮着说了话,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    提前一天上工和等消息后明天再来,在她看来也没什么区别,旁边投来的怪异眼神,都被她直接无视了。    秦书虽觉得不对,但也不会当面质疑白氏医堂的人员安排。    送过来了,就是医堂的人,当然要服从指挥。    看了看俞晶晶手上名牌,见名字下面印了第二医室四个小字,他看向配药员,“这是?直接进医室?”    听到医室两个字,坐在远处的几个女生都竖起了耳朵。    “是,进医室。”配药员点头。    名牌上写得这么清楚,想当是眼花都不成。    一般来说,新进的实习生,都是从大堂开始做起。    学药的,在大堂跟着师傅分药,一天下来爬下爬下,腰酸胳膊疼。    学临床的,跟着各分堂看诊师傅打下手,脏活累活都得抢着干,磨上小半个月,看着是这块料,才真上手教东西。    总的说来,实习生进医堂,都是底层的底层,光是寒暑过来做零工,熬上两三年都不一定进得了六层以上的医室。    一至五层是普通诊室,坐诊的大夫都是有名头的,随便一个说出去,全是行业的顶尖人物。    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大多都是在一至五层里寻心仪的大夫看诊。    普通门诊也是白氏医堂总部最热闹的地方,每年门诊量近八百万人次,每天使用的中药饮十吨以上。    这个数据还是前两年的,近两年随着白氏医堂扩建展开,后面起了两栋新大楼,分别做了住院部和检验部,能容纳的患者数量翻番都不止。    五层以上,是特级专家门诊,每层只配三四名专家,空间划分开来,每一片都有单独的功能室和调养室,为前来看诊的患者提供较高端的服务。    虽然接诊患者数少了,但收入却不比下面走量的门诊差,必竟敢踏入五层以上的患者,腰包都是满的。    只要治疗效果好,他们并不会吝啬金钱,而白氏医堂的特级专家,也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五层以上都称为医室,下面才是门诊。    实习生刚进医堂,能跟门诊就算是烧了高香,实力差一点的,直接扔到一层做接待,天天累得要死要活,一点真东西都接触不到。    旁边三个女孩成绩都很优异,填写报名表的时候,还是不敢往高层填,放弃了三四五层,只敢填了个中等的二层。    听到俞晶晶居然直接被分配到五层以上的医室,心里控制不住地泛起了酸。    她们都是单独过来的,俞晶晶却是有人领着,一看就是开了后门,真是同人不同命。    说是贫困生,背后却有人撑腰,也不知道那资料是真是假。    “算了。”一个女生拉住身边人,冲她使个眼色。    被拉住的那个瞬间反应过来,想到自己这个贫困生的名额也不尽不实,只能暂时将这口气咽下。    就算进了上面医室,也都是实习生,工作虽分了上下等,宿舍却不会另行分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