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1/2页)
    看来,阿阑这路还长 。    他又不肯让皇帝直接给他赐婚,不知何时才是个头,这性子拗的,跟他母后一模一样。    太后摇了摇头:“阿阑说的对,别仗着自己年轻就不拿身子当回事儿,去宣个太医过来,给郡主和太子都瞧瞧。”    太后都发话了,映晚总不能再拒绝,连忙道:“多谢太后娘娘。”    映晚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在宫中传召太医的,若病了,需要先禀告皇后,由着皇后安排。今日太后让太医给她请平安脉,已经是莫大的恩典。    不料太后沉吟片刻,又道:“映晚在宫中人生地不熟的,若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好总去麻烦皇后,日后你直接去太医院宣太医,不用通禀清宁宫了。”    这谁天大的恩典了。    宫中诸多公主皇子们都没有这样的特权,唯有沈时阑一人罢了,没想到太后竟然亲口赐给她这般权利。    映晚当下愣住,连谢恩都忘了。    沈时阑清咳一声,冲着她抬了抬下巴,示意她赶紧谢恩。映晚回神,又欠身道:“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摆了摆手:“起来吧。”    映晚复又坐下,却忧心忡忡的,太后一直对她很好,从入宫之初便护着她,她亦非常非常感激,可今儿的事情,到底还是太过了。    太后对她的爱护,超过了嫡亲的孙女。    映晚受宠若惊,不禁有些战战兢兢。    太医来的很快,按照太后说的,先给沈时阑诊脉,笑道:“殿下身体极好,脉象有力,身强体健,只是年轻人初秋火气有些大,清清火就好,太后娘娘不必cao心。”    沈时阑收回手,朝着太后道:“皇祖母安心。”    太后点点头:“那便好,太医给郡主瞧瞧吧,这丫头进京许久,还没请过平安脉呢。”    太医自然听从,诊完脉却皱起眉头,有些忧虑。    太后问:“怎么了?”    “郡主身子不妨事,只是有些弱,只是……”他犹豫片刻,到底不敢隐瞒,“郡主心思郁结已久,若不能及时开解自己,只怕会伤及肺腑,损害自身。”    映晚默默低下头,咬了咬下唇。心思郁结……当然是真的,日日行走在悬崖边上,怎么可能不郁结?她是个普通人,又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神仙。    太后顿了顿,点头道:“哀家知道了,日后你便给郡主请平安脉吧,给她调养调养身子,看着柔柔弱弱的,心疼人。”    却不提心思郁结之事。    沈时阑静静看着映晚,眉头前所未有地皱成一团,探究之意从眼中溢出来,带着担忧。    太医道:“臣遵旨。”    “退下吧。”太后淡淡道。    “是。”    太医走后,太后慢吞吞开口:“阿阑,你也回去吧,哀家同映晚说说话。”    “皇祖母……”    “回去吧。”太后摇头制止他的话,“这儿没你的事儿。”    沈时阑顿了顿,起身道:“孙儿告退。”    他走了,太后又挥退身侧伺候的宫人,小室内只剩下她和映晚两个人相对而坐,太后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摸着椅子的扶手,慢吞吞问:“映晚,太医说你心思郁结,你知道吗?”    “映晚知道。”    “为什么?”太后盯着她,“年纪轻轻的,怎么心里就藏了这么多事儿?”    映晚不知道该不该说,可对上太后锐利的双眸,她又觉着若不直说也没什么用处,这个老人太精明了,她的一切都瞒不过她。    映晚稳住情绪,安然道:“太后娘娘,映晚心里的事儿有很多,大的小的,每一件都是烦恼。”    “哦?”    “譬如联姻之事。”她直言了,“这是我心里最大的烦忧,我一直很害怕,心里面从不曾放下过,心思郁结亦在意料当中。”    “怕什么?”    “怕……”映晚顿了顿,笑道,“怕自己活不下去,我已经够艰难了,只想好好活着而已。”    第41章    我只想活下去。    眼前的少女目光澄澈带着笑意,似乎冷静又安闲,说出这种话的时候都在笑着,看不出她心里的恐惧。    太后低眉,慢吞吞道:“自己的身子要紧,你是个聪明人,哀家以为你不会为那些事儿伤及自身的。”    映晚沉默不语。    “你啊……”太后摇了摇头,“哀家还活着呢,总不会真让你被人害了,该放宽心的时候,不要自己钻了牛角尖。”    阿阑好不容易喜欢上一个人。    这姑娘注定要做她的孙媳妇儿,若早早熬坏了身子,日后吃亏的还不是阿阑。    太后cao碎了一颗心,又顾及沈时阑,不敢说出口,只能旁敲侧击。    “罢了。”太后轻叹一声,“哀家知道劝不动你……”    “太后娘娘。”映晚忽然开口,定定看着面前慈眉善目的老人,咬着下唇问,“您为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