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节  (第2/2页)
你做人要有始有终吗?怎么你想始乱终弃?    【包工头】:没教过。想。    昭夕:“……”    狠狠揭掉敷得差不多的面膜,面无表情走向洗手间,洗脸、保湿。    又过了好几分钟,重新回到沙发上时,才看见手机再次亮起。    【包工头】:明天下午。    【暴躁女导演】:几点?    【包工头】:下午四点。    又隔了几秒钟,再发一条。    【包工头】:北京西站。动车。    昭夕一顿,随即翘起了嘴角。    这个人,嘴上说着不要,手指却很诚实。    第38章 第三十八幕戏    下午四点,动车准时进站。    首都西站永远这么热闹,更遑论返城高峰。来往人群似流水般穿梭在站台内,带着形形色色疲倦的、兴奋的、麻木的、无奈的表情。    年还没过完,又要回归朝九晚五的生活。    津市紧邻北京,程又年自儿时起就来过很多次。    小学时,曾代表学校前来参加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初高中则是全国物理竞赛。    西站从那时起就存在了,只是仅能乘坐绿皮火车,往返一趟,颇费时间。    后来这些年里,西站前前后后扩建了很多次,连通了地铁,又驶入了动车。    而从站台出来的人,也从早熟的小萝卜头,变成了沉稳清隽的青年。    往常从站台出来,他就直接转地铁了。可今日在站台口顿了顿,程又年踏上了朝地面去的自动扶梯。    十分钟前,他还在动车上时,收到一条信息。    【暴躁女导演】:到了直接出站,车在天桥下面。    程又年不作他想,只猜她叫了车来接他,毕竟昭家有个小孟总这样的存在,司机是常备的。    不然她还能亲自来吗?    帕拉梅拉不管什么时候都很抢眼,更别提车上还坐着个昔日的国民花木兰。在人流量这么大的地方,她要是亲自来了,博人眼球吗?    一边往外走,他一边沉思。    现在这状况,怎么好像她是富婆,他是富婆的……?    出了车站,他拨通昭夕的电话。    “车在哪?”    “不是说了吗,天桥底下啊。”    几乎是话音刚落,程又年脚下一顿,没了声。    不远处,人来人往的天桥下,黑色的帕拉梅拉闪闪发亮,嚣张地停在那里,一如好些日子前在地科院门口时。    叭叭两声,车里的人摁了摁喇叭,仿佛还嫌自己不够引人注目似的。    他拎着黑色手提包走过去,车窗蓦然降下。    昭夕换了副墨镜,坐在驾驶座,从镜片上方瞄瞄他,“啧,民工返城了。”    事实上,从他在现车站出口的那一刻,昭夕就看见他了。    如潮人流中,多的是匆匆一瞥、了无痕迹的面目,却不知为何,唯独他从容而来,步履安然,举手投足都像是足以裱框成画的景致。    明明也只穿了一身普普通通的深色大衣,还和其他人一样拎了只朴实无华的便携式行李包……    “车窗关上。”    程又年一点也没流露出吃惊的样子,只提醒她身为女明星应有的自觉。    将手提包放在后座,他打开副驾驶的门,上车系好了安全带。    “哇,昭导屈尊就驾来接你,你怎么就这幅鬼样子?”女司机不满意地敲敲方向盘,“你都不惊讶吗?”    “我很惊讶。”    “是吗?”她重新打量他片刻,“原来你惊讶的时候都习惯面无表情?”    “……”    “我只知道老人家都是中风了,才会一脸麻木。”昭夕惋惜地叹口气,“真可惜,年纪轻轻就面瘫了。”    程又年哑然失笑,表情有了松动。    “那么请问昭导,怎么有空在百忙之中亲自跑来接我?”    “哦,刚好在附近办了点事。”昭导很镇定地摘下墨镜,一边开车,一边说,“办完发现时间刚好,顺路来接返城民工。”    ……才怪。    像她这种自由散漫的懒人,除了关系好的几个朋友攒局,和非必要绝不出席的资方饭局,几乎没有出门的需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