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综]误入正途_分节阅读_165 (第1/2页)
北卫军的士兵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去北疆一趟,大越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待到听到宏宣帝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剋扣军粮,轻待士兵的事情后,更是心寒不已。 因此当自己的主将揭竿而起的时候,士兵们觉得这是顺应天意之举,纷纷响应。 刚下战场不久的北卫军与其他临时组建的义军不同,他们的血液中仍旧流淌着尚未燃尽的战意,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一时间竟无人能挡。 而此时,太子长琴那一边的局势亦是一片大好,成功挡下了就差踏进成州的叛军。 宏宣帝得知此事很是高兴,龙颜大悦的结果便是他又无缘无故推掉了早朝,搂着新纳的妃子胡混了整整一日。 待到抵御叛军的军队进了城门,经由身边的内侍提醒才想起了这件事,随后也不曾露面,只是写下了一道奖赏的旨意让内侍带到了城门口当众宣读。 他的封赏没有令在场的人感觉荣幸,反而心中冷漠愈盛,皇帝已经无可救药了。 宏宣帝行事愈发没有分寸,许州官员千里迢迢赶至京城,上报许州秋汛,大水冲开了清河大堤,成千上万的百姓危在旦夕,十万火急,请宏宣帝拿个主意。 宏宣帝身边的内侍以皇帝正在休憩的理由,将其挡在了门外。 那官员在外头眼圈已红,堂堂七尺男儿,险些流下泪来。等就等吧,好不容易等到了宏宣帝睡醒,却依旧没有个章法。 户部哭着喊着没钱,实在是挤不出赈灾的银两。 宏宣帝问为什么,户部支支吾吾的说,库裡的钱一是出兵迎战,二是大半都给皇帝準备生辰,修建新宫殿去了。 宏宣帝听得眉头直皱,想了半天竟说让下面的百姓多交些皇粮国税上来。 众臣听得只想苦笑,皇帝这是怕地方造反的人还不够多吗?整个大越不够混乱吗? 见大臣皆是不语,宏宣帝冷笑了一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了大越,多交些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关係。宏宣帝语气强硬,显然是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分明是要将天下的无辜百姓都逼上绝路! 大臣们要开口劝,宏宣帝却依旧起身离开,留与众人一个冷漠至极的背影。 兴许是嫌大臣们太烦,宏宣帝接连几日皆是没有出现在臣子的面前,也不理会任何人的求见,只窝在后宫,同一群妃子寻欢作乐。 忍了又忍,心繫百姓,良知尚存的官员终究是放不下心,连写了好几封奏折传到了宏宣帝的桌案。 然而此举无济于事,宏宣帝连早朝都不上了,又怎么会理会这些人的奏折。 御史们无可奈何,却又见不得宏宣帝再如此荒唐下去。 几日后,宏宣帝忽而来了兴致,上了一回早朝。 先帝老臣狄光远当面上了奏折,在众臣面前怒斥宏宣帝继位以来的荒谬之举。 宏宣帝听得面色黑如锅底,一对眼珠子裡腾腾烧起了怒意,隐隐露出凶光,正欲喊人将其拿下之时。 只见狄光远衝着宏宣帝砰的一声跪了下来,用低沉的声音说道:臣以上犯上,论罪当诛。他知晓以宏宣帝的个性,自己说了这番称得上大逆不道的话恐怕性命难保。但若是能叫宏宣帝清醒几分,顾及一些脸面,稍微将百姓的性命放在心中,他即便是也是甘愿了。 宏宣帝目光沉沉地盯着他,怒声道:知错犯错,罪加一等。 君视民为草芥,民视君为仇寇。望着怒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