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第2/3页)
名满天下所以拥簇甚多,换个方式讲,这就是结党营私。 第二句话,虽然是普通的宫怨诗,但稍加解读,便可以往影射皇帝身上靠。文人总喜欢品评时事,别说是这样隐晦地描写现实,就是真正动笔嘲讽官吏朝廷的诗句,这个集子里也比比皆是。 第三句,秦王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嫡次子,一代英主,本来没有继承权的他,玄武门之变斩杀兄弟,逼迫父亲,当上了太子。 这个比喻有没有问题,自然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崔珏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送了杨佑一份大礼。 因文获罪,虽然听起来很扯,但不得不说,这种莫须有的东西即好捏造,也不容易辩解,何况二皇子这里可是有实打实的证据。 是他们自己不谨言慎行而已。 杨佑将诗集在手中拍了拍,“崔小哥可是在二哥手下做事,你这胳膊肘也拐得太宽了了吧,就不怕你们家族的长辈收拾?” 崔珏面露笑意,双手叉腰大笑起来,“王爷岂不闻昔日诸葛家,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各事魏蜀吴三家?世家大族是最懂得保全自己的。虽然家里没有明说,但我做的事情他们真的察觉不到吗?既然察觉又为何不阻止我?” 杨佑将诗集奉还,无论是朝中力量的正面碰撞,还是同为阴谋的暗中较量,他都可以接受,却不愿意做捕风捉影的文字狱。 “杨佑愚笨,不解诗词中意,崔将军不如……” “谁?” 杨佑的话被打断,崔珏抽出佩刀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左右张望。 “怎么了?”杨佑问道。 风吹动着崔珏的头发,他抿着嘴摇摇头,“没事,或许是我听错了。” 话说到此,两人都没了兴致,这件事也就这么作罢。 他们将诗集放回原处,然后回到了宴席上。二皇子他们正在吟诗作赋,在场的文人墨客纷纷前去围观他的绝世风采。杨佑无趣地回到了位置上,心里一直想不明白,为何崔珏会三番两次找上他。 杨休并不在他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也不在围观的人群里,杨佑等了好一会,才看到他从另一个方向出来。 杨佑问道:“你去哪了?” 杨休垂下眼睫,在睫毛投下的阴影中审视着杨佑,半晌才淡淡地说道:“五哥,你究竟想要什么呢?” “我啊……”杨佑举起茶杯细细把玩,“我想过我希望的生活。” 杨休死死地盯着他,似乎要在他风轻云淡的脸上看出什么来,然而没有,什么都没有。 现在的杨佑和以前的杨佑并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是一张风华绝代的脸,一副闲云野鹤的情态。 “从前我们都以为看透了你,”杨休道,“我们都错了,谁都没有看清你。五哥……” 杨休弯腰紧紧掐住杨佑的肩膀,浑身散发出极强的压迫气息,“你确实是最厉害的人,但是要最终胜出,还不够。” 杨佑不知道杨休到底又知道了什么,杨休一直就是个什么都憋在心里,说话云里雾里的人,他直视着杨休的眼睛说道:“你们真的有在看我吗?说不定你们看到的只是那个想象中的我,胜利并不是人人都想要的。你呢,六弟,你真的想要得到最终的胜利呢?” 杨休放松了手,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直起身子径自离开。 杨佑第二天就悄悄去把二皇子的事情都给杨仕讲了,杨仕又是感动又是欣慰地送了他一把战场上带来的大弓,据说是打回鹘的时候从某个部落首领那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