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龙_第9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第1/2页)

    三月庚寅,广武王杨仕三路大军合围京城。

    杨倜战战兢兢地守着朝堂。

    京城里,皇子们都等着诏令的回音。

    “你说,五哥能来吗?”杨伦越想越是心惊胆战,生怕自己住在王府里,哪一天就被太子杨倜给提出去砍了,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待在杨休府上。

    杨休毕竟是替皇上干脏事的,保命的手段比他多了去,头脑也比他聪明。故而他这几天一起床连早饭都没吃,就爬墙到杨休府里待着,直到天黑才回去。

    若不是害怕他和杨休行为甚密会引起林牧疑心,他巴不得搬过来和要给你修一起住。

    “围而不打……”杨休看着手下偷偷传递进来的信息,“他是在等杨倜投降。好在他不知道咱们这位太子还有后招,也不知道我们还要后招。算算时日,再拖下去,狄飞就到了。”

    狄飞手下全是精锐骑兵,又拿着太子诏令,没有官府阻拦一路畅通,肯定会及时赶到的。

    毕竟他也不想看杨仕占得先机。

    与此同时,刚升了卫尉的崔珏看着手下的兵马愁眉苦脸。

    他已经整顿了从西边败退的府兵,正在马不停蹄地整饬城防。可这些府兵个个都失魂落魄,直说那玄甲军都是穿着黑衣的凶神恶鬼,不怕死也不怕疼,只知道杀人。

    杨仕吹嘘他带了三十万精良骑兵,唬得了别人,唬不住行伍出身的崔珏。

    杨仕背后的突厥他必然要分兵防守,最多能带二十万人东出。这二十万人中也不是个个都是骑兵,骑兵养起来耗钱,杨仕最多只有一两万骑兵,剩下的全是步卒,还得分兵驻守他已经攻下来的城池。

    崔珏推测,杨仕带来攻打京城的人马,最多只有十五万。

    这已经比传言的三十万少了一半了,可还是十分可怕。

    因为守卫京师的只有区区五万人,其中还有一半是已经被杨仕打怕了的府兵,二者之间足足有三倍的兵力差距。

    更不说那玄甲军知道是从龙之功,个个都热血澎湃。

    若是守城的是新兵,他虽然焦虑,但也不会焦急,怕就怕的是,兵被人打掉了志气,从此一见玄甲军就弃兵卸甲而逃,那还打什么?

    然而此前的精兵将领都被天策上将拉去岐山,基本都被杨仕杀了,活着的也都投降了,如今盘点京城,有威望有能力有家世的将领,竟然只有他崔珏一个了。

    太子已经放话,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崔珏一边巡视城防一边苦笑,哥哥崔琰是太子的心腹,递出消息,说太子已经去搬救兵了,只需要他多拖一些时日。

    崔珏看着城外百里黑压压的军营,内心止不住地颤抖。

    如果可以,他真想跳到崔琰头上骂娘,当真是文人当家,这三倍兵力,如何守住?

    骊都西北,有一处行宫,是周朝皇帝修来行乐用的场所,名为长乐宫。后来齐国定都于此,并没有将长乐宫荒废,而是辟为了温泉别馆,皇帝有时候回来这里小住。

    不过到底是在骊都城城墙之外,崔珏为了保卫京都,收缩了兵力范围,不再分兵保护长乐宫,宫人们自知将有兵祸,卷了细软纷纷外逃。

    长乐宫虽然一尘不染,一夜之间变得萧瑟无比。

    杨仕倒并不急着享乐,没有住在长乐宫,随着兵马驻扎在城外,然而内心还是忍不住地想要提前感受一下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长乐宫里没人,反倒正和了他睥睨天下的心意。

    这是大军刚刚合围的一夜,城中还不知道为了玄甲军慌乱成什么样子,长乐宫却寂寥无人。

    杨仕带着二十余骑亲兵进了长乐宫,让他们守在外面。

    长乐宫的主殿叫未央殿,取的是长乐未央之意,虽然是享乐的行宫,但随着皇帝经常在这里处理政事,未央殿也被改成了另一个宣政殿的样子。

    空空荡荡的大殿里布满着鎏金的龙纹装饰,隔着一层层的阶梯,一个孤零零的座椅摆在房间的最高处,座椅的靠背上刻着一条黑龙,象征着杨家世世代代相传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杨仕闭上眼睛,慢慢地走上台阶,享受着孤独又荣光的一刻,未央店沉寂的空气里似乎有着几百年来盘旋在此的帝王气息。

    他坐上了那个位置。

    好高。

    他握着龙纹扶手,突然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渺小起来,那大殿中的每一块地砖,在他眼中都失去了完整的形状,而是一粒芝麻,一粒尘灰。

    他以为这一刻自己会激动地热血沸腾,可是没有,他冷静地就好像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很久。这天下理所应当是他的囊中之物。

    “原来兜兜转转,浪费我多少精力,还让我沉睡三年,不过是应了这一劫。”

    大殿里突然响起了一个男子的声音,那声音低沉悦耳,带着无比的尊严华贵。

    “谁?”杨仕的一双鹰眼锐利地扫过四周,没有人影。

    “是谁在本王面前装神弄鬼?还不速速出来叩见本王?”他提高了声音,然而自始至终只有他一个人在讲话。

    啪嗒——

    他听见了一声水珠低落的声音,一阵毫无来由的风从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