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梁  (第1/6页)
    林岚心疼孩子们那么点就跟着去忙秋收, 想办法改善伙食。    韩青松之前带回来的那半斤rou, 早就吃完, 他也不肯总去买不要票的下水, 顶多像普通社员那样几天去一次。    林岚倒是也不逼他, 毕竟他职务在那里, 性格也不是个灵活的, 总让他去肯定有一种以权谋私的感觉。不过特殊日子让他提前预定他还是肯的,比如林岚说上梁、中秋,肯定要改善一下, 让他预定个猪头、猪蹄子猪尾巴什么的,都按照正常价格买的。    家里三只母鸡下的蛋林岚也基本都做菜吃掉,煮着吃不够, 就做鸡蛋汤、炖鸡蛋咸菜, 这样一家子都能吃点。    因为食材贫乏,想要好吃就要更花心思, 一来二去的, 林岚的厨艺倒是精进不少。    这点耿直的三旺可以作证, 他绝不说假话哄人开心。    转眼八月初十, 上梁的日子。    林岚提前一天就带着二旺和麦穗做好上供的饽饽, 还让韩青松提前去屠宰组预订了一个猪头, 林大哥送来两条他们村自产的鲤鱼,韩永芳送了一瓶酒。    韩大嫂过来帮林岚做了鲤鱼和几个上供的菜,顺便解释一下韩大哥不能来的原因。老太太在家里闹呢, 韩大哥要是敢来帮韩青松上梁, 她就要去跳河。    林岚自然不计较,反正大哥不来总有别人来,以韩青松的面子,不会找不到人。    韩大嫂看她不生气,就松了口气,越发花心思帮林岚做上供的菜。    林岚赞道:“大嫂,你厨艺真好。”    做得色香味俱全。    韩大嫂笑道:“这样的场合,可得花点心思。”    林岚就知道她日常做饭是懒得花心思,毕竟那么多人,她也不爱伺候。    再加上韩老太太经常说做好吃干嘛,好吃不得吃得多?浪费粮食!    上梁之前要先上供、请香、烧纸,按照风俗还得去祭祖、告诉祖宗家里起新房,请他们保佑。    林岚自然入乡随俗。    趁着还没下工的时候,林岚就让韩青松带着三个旺去把这些做了,等晌午下工的时候就可以上梁。    结果还不到下工时间,大队长就安排六个力气大手巧心细的青壮年,都是之前帮韩青松拉砖瓦的,关系好人本分话不多。    王木匠和泥瓦匠做总指挥,有壮劳力帮忙他们也如臂使指,再加上上好的木头、结实的砖瓦,让他们颇有一种当建筑师的成就感。    王木匠忍不住再一次赞叹:“这才是盖房子啊,这样宽阔高大的屋子,没有这样的好木头,可撑不起来啊。”    好木头也有林岚的功劳。    她嘱咐韩青松一定要买好木头,虫蛀的不要,当梁和檩子的木头一定要长,这样盖的房子才能高大开阔。就算那些细的也可以用来当椽子,木头比秫秸把结实,隔一段距离放一根木头椽子,这样房子更结实,覆瓦片也不怕太沉经不住。    当然,钱花得也多。    这些木头,王木匠看得十分欢喜,挑选了最合适的高大圆木当了房梁,剩下的做檩子、家具、椽子等。    上完梁,然后排檩子、把子椽子,再培黄泥。    最后覆盖瓦片。    韩青松的意思让他们先去忙,剩下的他自己就行。    韩青云道:“三哥,你这不是埋汰我们嘛,干活儿咋能虎头蛇尾呢?再说了,咱们以后也要盖房子,少不得也得麻烦三哥不是?”    大家都说是。    韩青松就没说啥,只跟林岚说把那个猪头分一分,让他们一人拿回去一份。    都忙秋收呢,也没时间在这里吃饭,不如拿回去和家里一起犒劳一下。    这和林岚想一起去了。    她想着韩大嫂过来帮忙做饭,加上爷爷嫲嫲,就给分了一份大的,另外一人一份,剩下的自己几个孩子加上来帮忙的木匠泥瓦匠师傅们一起吃顿饭,差不多也就吃光。    等帮工盖完瓦片告辞的时候,林岚就一人分一块rou加一个半尺长的大杂合面饼子,大家都挺高兴的,象征性地推让一下就带回去。    韩青云不肯要,“嫂子,那猪头也没多大,还是给孩子们吃吧。”    “就为了上梁买的呢,以后吃以后再买。”林岚塞给他,让他赶紧拿家去吃饭。    那俩师傅不肯过来跟他们一起吃,都在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