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页 (第2/2页)
长安看了一遍,勉为其难同意了。 这消息传出去后又引发了一波震动,京城民众表示好好好,皇上说的都对,可那些本来就蠢蠢欲动的臣子们都熄了火。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皇帝封后的。 可这黎妙妙,动不得。 古往今来,臣子能把皇后毒死的并不是没有,可那个皇后一定不受重视。如果受重视,以皇上之力,足以把她保护的没有危险。 秦长安把礼部折腾的,礼部尚书那老头子都瘦了一圈。 第二天早朝。 气氛有些莫名的紧张。 不少老臣面面相觑,交换意见,上朝的时候也比平常安静,说话时都不忘观察皇上的表情。 于公于私,他们都是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止皇上封后的。 皇上封后功在社稷,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秦长安是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封后,如果是其他帝王,这么久没封后,老臣们会跪地请他封后也说不定。 可也偏偏是秦长安,老臣们几乎都默认了他不封后是由于身体原因,根本不能留下子嗣,甚至现在已经有人有了亲近的亲王,可他现在封后了hellip;hellip; 那说明了什么? 有的看的深的老臣都开始怀疑了,会不会从头到尾皇上都没事儿?皇太弟一说还能不能确定真假? 曾经安耐不住的大臣们汗如雨下,一想到自己的所有形式都被皇上看在眼里hellip;hellip; 就连宝亲王也有点紧张。 明王几个当年还小,不过几岁,可能感受还不深,可他当年十二,已经记事,是真真正正经历过那一场腥风血雨的人,对当今皇上的手段记忆犹新。 mdash;mdash;当年先皇去的突然,朝堂本就因他昏庸比较乱,他又连个遗旨也没留,引发了一场大乱,内忧外患,皇上和几个年长的兄弟争位,少年登基,而后在权臣的轻视之下,用铁血手段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那一段日子,菜市口的地面都被血染红了。 在这样的手段下hellip;hellip;如果真的确定皇后能怀孕,那么他还有没有勇气去争? 宝亲王温和的脸上有些苦笑,大概是没有的。 那个位置没有人不想做,都走到这里了再停下他很不甘,可不甘归不甘,他的理智仍旧告诉他,必须停下。 皇上登基八年,手段更为深不可测,他绝对没有一争之力,再不甘也得停。 保住命比较重要。 秦长安倒没有想到,这事情还有人反对。 理由是,看皇上重视皇后太过。 他表示美色惑人,曾经因为一个女子从明君变为昏君、而致亡国的事例也有,现在都能因为她改祖宗规定了hellip;hellip;那以后hellip;helli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