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图书馆那些年[快穿]_第15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4页 (第2/2页)

成帝不在意这些。在他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商人算什么?

    况且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钱家的纸铺,本身就让成帝有些不高兴了,读书人怎么能都去称赞一个妇人,去感激一个商人?

    而其获利之丰,让成帝也有些眼馋。他想要做点什么还得考虑国库里的钱够不够呢!

    同时,钱家的例子给百姓带来了在成帝看来极其不好的影响mdash;mdash;即使是普通人,只要能想办法改良,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钱国富自己都没怎么读过书都能成为一方巨贾,其他的农民、平民百姓是不是也有机会呢?

    长此以往,地谁来种?粮食谁来收?

    而且现在还处于多事之秋。年末,尽管官员都不敢上报,成帝还是通过自己的情报系统知道了一些消息。

    今年比往年更冷了。冬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小规模地进行抢掠,引发了不少sao乱,还好都压制住了。现在开春,气温也一直没有回升,势必对今年粮食的产量有不少影响。

    南方原本能种两季的水稻现在只能种一季,北方该播种的作物也迟迟无法播种!

    粮食不足,国家势必动荡!

    这种时候,绝对不能让许多丧失希望的农民流向商界,造成恶性循环!

    .

    青苗觉得,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不如一起教吧。

    她把钱好多和贺余年还有之前选拔出来的几个比较有天赋的孩子都聚集在一起,给他们上课。

    贺余年,你觉得成帝会改变政策吗?rdquo;

    整个春天朝堂都吵吵嚷嚷的没消停过,不少大臣猜测成帝会不会顶不住压力妥协,但是成帝丝毫不为所动。

    贺余年过了这么好几天才习惯青苗对于皇帝称呼的直言不讳,此刻被点到名,只是略微蹙眉。

    妄议朝政,罚银五两。还好这里没有人会去告发。

    但是他又隐隐约约觉得这种模式好像也不错,因为不同的人显然有不同的看法,有许多让他耳目一新的观点。

    我觉得,应当是不会变的。朝令夕改,有损帝王威严。rdquo;

    青苗点了点头,贺余年现在还是从皇室的角度考虑的,要维护帝王的威严。

    孟泽端,你呢?rdquo;

    孟泽端看起来和贺余年年纪仿佛,但他对数字更加敏感,不知道,我只觉得粮价涨了,成帝可能考虑了这个因素。rdquo;

    青苗点点头让他坐下,这孩子对这些还不够敏感。

    好多,你觉得呢?rdquo;

    钱好多年纪比在场的其他人都要大五六岁,但是他不以为意,神情冷淡认认真真地坐在这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