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你一脸白月光[快穿]_第31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1页 (第1/2页)

    多久,人脑开发这个课题,没有出过大的创新了

    而且原先两三个主流研究方向,学者们也许久没拿出值得说道说道的成果了。这两三年,开会都是尴尬的,大家说着一些新瓶装老酒的研究内容,心里也不是不急的。做科研的,尤其是顶级科学家,谁没有点自傲和自我追求都觉得自己手底下的工作是指引人类进步方向的,可偏偏,出不来成果。

    这回呢

    许久没有新闻,一来就来个大的

    这篇文章,如果真的成立,那可以说人类脑力发展的研究可能整个格局都要改写!而人类的进化,也可能远远未到上限,根本不用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受限于大脑的功能与承载力,科技的发展将步入黄昏!

    这么石破天惊的一篇文章、一个概念,是谁弄出来的

    快快快,找他聊聊!座谈会开起来!有些论文说不了那么详细的东西,大家见面谈一谈,真理越辩越明嘛。

    业界人士急忙去看作者,第一作者是个名字老长的老头,不认识;第二作者白越。白越是他们想的那个吗不不不,自己一个科研人员看什么商圈八卦啊,应该是重名的。也不认识。下面三作四作,倒是出现季家的研究院人们比较熟悉的两个名字了,但官网上一查就知道是助理研究员,这不像是能挑大梁的啊放在这个位置也更像是帮着记录了数据之类的。

    文章主要的贡献,肯定是前边一作,或者一作和二作的。

    这两个陌生的名字是谁呢

    一问。没人认识。

    这简直是比学界突然爆出一个大的进展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现在这年头不是各行各业刚诞生、可以自己在家摸索的时候了。专业的教育对研究必不可少。做科研的要同行评议的,越往深了研究、专业划分越细,那就越是金字塔尖上,大家谁不认识谁啊一个研究人员从打下手到自己能提出经得起检验的新东西,需要时间。所以,从来都是在业界诸位人士眼皮子底下,从小新人成长成大牛的。

    现在,怎么冒出来两个不认识的一作二作了

    一作的名字还加着代表去世的黑框框。这是怎样一个人,大家还没见识一番他的风采就离世了

    有研究人员去问季家研究院熟络的研究员,那边也没瞒着:这个啊,我们这个研究主要都是在第二作者白越的带领下做的。什么哪个白越就是以前金融杂志上经常出现、现在不在白家了的那个白越谁骗你了!爱信不信!一作一作据说是白越的老师,白越说他的想法都是从老师那里得来的,不过老师已经去世了对,所以说我们这个研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