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影帝的诞生[美娱]_分节阅读_368 (第3/3页)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中国的上市时间是2000年的9月,这时距离电影全球公映已经非常接近了,所以威尔洛特才采取了将小说与电影捆绑宣传的策略。至于效果,或许像华纳这样的好莱坞巨头肯定会感到不满意,但无论是威尔洛特还是沃丁顿出版社都已经达成预期了——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决定紧跟欧美图书市场出版全套《哈利·波特》,广电总局也决定引进系列之后的电影。 威尔洛特同时还非常积极的向中国广电总局推销《指环王》,不过托尔金在中国的知名度并没有在西方那样高,《魔戒》也没有出版过简体中文版小说,广电总局方面的态度有点动摇,没有明确的答复到底要不要引进这部电影,毕竟中国目前一年只有二十部进口电影的配额,其中十部是分账片,剩下十部是买断形式的批片,《指环王》系列投资近三亿美元,是绝对不可能走买断的,十分之一的分账片配额,想也知道不是那么容易争取的。 《相濡以血》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两部电影大获成功,全球票房加起来直逼二十亿美元,威尔洛特有了两只下金蛋的母鸡,在好莱坞的地位更是今非昔比,已经逐渐脱离了威廉名气带来的光环,更多的作为一家非常有前途的独立制片公司为业内人士所瞩目,公司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是有人盯着,威尔洛特如此看重中国市场,就连在亚洲建第一个代表处也是选在中国而不是好莱坞公司普遍首选的日本,这让很多人都想不通。 “中国虽然人多,但是电影产业不发达,市场也不大,他们的全年电影票房总额超过一亿美元才几年,有三年么?真搞不懂威廉·布兰德利到底在想什么,日本可是给威尔洛特的两部电影贡献了快三亿美元票房,他却仍然把亚洲发展重心放在中国,是指望每部电影都能从中国赚到几百上千万美金吗?” 这是最近在好莱坞流传非常广的一句嘲讽,据说来自派拉蒙的某个高层,也普遍反映了好莱坞如今的想法,是将威尔洛特的中国发展策略看做是一个失误的决定。 不怪好莱坞看法如此不乐观,在欧美电影人眼里,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不仅小还对外实行配额制度,的确是没办法和市场广阔以及完全开放的日本相比,也不像是一家有头脑且有野心目标全球化的公司会做出的决定……不得不说,威尔洛特的这个明显“跑偏”的全球化策略看起来虽然“蠢”,但在虚情假意的摇头叹气之后,包括派拉蒙、福克斯在内的好莱坞七大的确放心了许多。 威廉当然有和他自己的心腹员工解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虽然他是大脑,但他们才是威尔洛特真正具有行动力的执行者,大脑做出的决定只有贯彻执行了才能达到最好效果——他说这个国家早已不是拿破仑口中那头沉睡中的雄狮,虽然对于它到底苏醒到了什么程度大家会有分歧,但没人能否认中国这些年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中,同时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电影市场是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只要它不再封闭自己,迟早会成长到让好莱坞无法再忽视的地步,同时,正因为它如今的不发达,所以也是全球唯一还没被好莱坞七大充分“染指”的市场,如果威尔洛特能及早和这个未来的超级市场打好关系,甚至先于好莱坞七大扎下根基,那么威尔洛特就更有底气继续自己在好莱坞的扩张之路了,哪怕以后面临做大后被七大忌惮并联手狙击的处境,也不会像曾经的新线、米拉麦克斯一样没进行过多少像样的反击就乖乖被吞并收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