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_大明嫡子 第5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549节 (第2/3页)

百姓幸存。

    京都城中我军上报中军,中军合议,为免城中幸存触景生情,已将那不足八千百姓合拢聚于城外码头,暂为安定。并捷报发来京师,奏请朝廷准迁百姓于琼州府铁矿,以促新居之地,安定民生。”

    自吏部尚书位升入内阁的任亨泰,沉吟了良久。

    他实在想不出,这样的奏对,到底是东征大军里头哪一位想出来的。

    满口的仁义道德,满口的为倭民着想。

    一座属于倭国南朝吉野家族统治核心的京都城,战后只剩下不足八千城民。任亨泰已经不想去计算,这座城中在那几日里到底死了多少人。

    所谓倭贼作乱,裹挟百姓。

    恐怕也是粉饰了无数次之后的说辞吧。

    这样的大明,似乎已经和自己曾经认识的大明不一样了。

    “好!曹国公宅心仁厚!实乃吾辈楷模!”

    近日,刚刚从西平侯沐英麾下,率领部分在外京军回京轮换的景川侯曹震,猛的拍着大腿喊了一声。

    于是,任亨泰的脸色更加的郁郁了起来。

    ……

    第四百五十一章 绝对正义,谁敢言不义?

    仁,乃儒家之经典。

    以仁为核心,中原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公正的社会秩序。

    师出有名,携大义而伐之。

    这是国家对战争的定义。

    强如白起,便有不世之军功,却因为坑杀过多,而背上了一个杀神的名号。

    这算不得一个好的名号。

    内阁中,任何一个人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当日京都城中,就没有明军想要去施救吉野家族和倭国天皇。更没有任何裹挟百姓作乱的倭贼,也没有什么为了安定民心欲行迁徙的奏请。

    东征大军就是血淋淋的将整座京都城杀的只剩下不足八千顺民。

    然后,还要将这些幸存的人,发配到万里之外的琼州府去挖矿。

    可是……

    大明军中的那帮莽夫,什么时候竟然学会了满嘴的仁义道德,送到朝廷来的说辞,竟然让人挑不出半点的毛病。

    景川侯曹震那句‘曹国公宅心仁厚’,不断的回荡在文官们的脑海之中。

    如果将一座偌大的京都城杀的只剩下不足八千人,也能算得上是宅心仁厚的话,那现在内阁里的所有人,都可以用在世圣人来形容了。

    以户部左侍郎、参知文渊阁而入列今日内阁捷报听奏会议的夏原吉,却是低着头无奈的笑了笑。

    旁人不知道,但他心中却是清楚。

    那个牛大富在内阁中的说辞,定然是铁铉那厮事先就交代好了的。

    整个东征大军里面,也只有那厮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了。

    猜出了幕后黑手,夏原吉不由抬起头,看向和任亨泰一左一右坐在皇太孙身边的解缙。

    当初他们三个人与太孙结识结交,太孙待他们三人可谓是推心置腹。如今解缙成了内阁大臣,自己也走到了户部左侍郎的位置上,铁铉虽然不在京中,却还是领了一个兵部左侍郎的职位。

    当初三人在太孙面前许下的承诺,三人早就已经不再说出口,但每一样事情却都在坚定的履行着、实现着。

    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明,正在所有人的关注或不曾察觉下蜕变着。

    “大军在外,情形万变莫测。本朝军马,皆遵皇命,虽不至生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事情来,但顺应时事而动,也是合乎情理,不违规矩的。”

    内阁里众人心思各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