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节  (第3/3页)
你有空,我们去学校体育馆一块儿打网球吧!我靠,我的网球技术突飞猛进,我还在用你送我的拍子和网球。”    江逾白并不擅长打网球。    他经常一拍子重重锤上球体,直接把网球打飞,飞向宽阔的草坪,不见踪影。这种野蛮而粗鲁的击球方式,和他一贯的作风很不相符。他推辞道:“在学校携带球拍和网球,有些不方便。”    丁岩试探道:“你下课还经常去cao场吊单杠吗?”    江逾白沉默了几秒钟。    上个礼拜,大概有三四天,江逾白和沈负暄相约去cao场吊单杠。不过,他们不是为了玩乐,而是为了中考体育做准备。中考体育的男子项目包括引体向上,沈负暄还在及格的边缘徘徊,为此,段启言没少嘲笑他。    沈负暄表面上装作不在意,其实心里紧张得要死。而在初三(十七)班,沈负暄和江逾白的关系比较好。江逾白一般不会随便开口嘲讽人。于是,在日复一日的“引体向上”活动中,沈负暄和江逾白的友谊进一步增强。    江逾白还没出声,林知夏帮他解释道:“吊单杠是很重要的。引体向上是中考体育的男生必选项目。你们现在就可以把引体向上练起来,设定一个小目标,每天练个一百八十次……”    “一百八十次引体向上?”丁岩很震惊,“初三这么辛苦吗?”    江逾白从不在林知夏的面前露怯。他脸不红心不跳,镇定如常地说:“不算辛苦,习惯了就好。”他从书包里拿出每天不离身的保温杯,倒出一杯温水,继续说:“我和同学经常在课间练习引体向上,你有空可以去cao场上找我。”    江逾白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来形容引体向上,在座的所有男生都向他投来钦佩的目光,就连林知夏都对他赞不绝口,当众夸他勤奋又努力,是她最敬仰的那一类人。    保温杯里的温水似乎变得更可口。江逾白喝了一点水,瞥见了食堂的菜单,心中顿时涌起不祥的预感。    学生食堂支持聚会活动。去年年底,食堂隆重推出了一系列的“聚会套餐”。董孙奇提前和食堂大妈打过招呼,买了两份“聚会套餐”。他和丁岩一起把饭菜端了回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桌面上,呈现在各位同学的眼前。    江逾白捧起不锈钢的饭碗,谨慎地夹了一块鱼豆腐。他在省立一中上了两年学,从未在学生食堂吃过一顿饭。他的叔叔曾经说过,江逾白的口味有些刁钻,叔叔还说:他们家的人,基本都是这样。    江逾白不得不承认,鱼豆腐的味道偏咸,米饭的口感偏硬。相比之下,还是教师食堂的饭菜更合他的心意。他慢条斯理地品尝午餐,吃得比林知夏还慢。    林知夏给他夹了一只鸡腿:“吃鸡腿吗?”    他下意识地说:“谢谢。”    林知夏用勺子舀了一点红烧汤汁,浇在她夹给他的那只鸡腿上。她介绍道:“我mama做的红烧鸡腿超级好吃。你以后要是有机会来我家做客,一定要尝尝我家特制的红烧鸡腿。”    “没问题。”江逾白答应道。    林知夏又问:“江逾白,你最喜欢吃什么呢?就像我喜欢草莓的那种程度。”    丁岩插话道:“江逾白挑食吧。”    董孙奇发出了一个二声调的“唉”,然后才说:“丁岩啊,今天我们小学同学欢聚一堂,你不要这么讲江逾白。”    当事人江逾白端起饭碗,坚持说:“我不挑食。丁岩,你并不了解我。我很喜欢吃鸡腿。”    林知夏哈哈大笑。    餐桌上洋溢着快乐的氛围,魏荣杰忽然问起林知夏:“你和江逾白今年就初中毕业了,你们俩会在省立一中读高中吗?”    林知夏毫不避讳地坦诚相告:“江逾白会去北京上学,我会在省立一中再读一年。然后,我要去北京读本科。我本科暂定的专业是数学学院信息科技系,本科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我还想研究心灵哲学。至于博士阶段的规划,我暂时还没想好……但我知道,只要我在每一个阶段尽力而为,未来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董孙奇带头为她鼓掌:“地球军团的第一军师,真是了不起啊。”    “当然,”江逾白低声接话,“林知夏是地球军团的骄傲。”    第53章 第一篇论文    林知夏是地球军团的骄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