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_分节 (第1/2页)
那一日袁绍的异状早已引起袁方众幕僚的广泛关注。 当幕僚们听到城中流传的歌谣,不同程度地喷了口中的酒。 “什么升天,什么傻乐?” “哭哭啼啼的主公……?这真的是……难以想象。” “突然之间有了场面感……” 喷完口中的酒后,幕僚们各自心照不宣地暗中查探曹cao发布的檄文,在费一番波折后,从南边找来了完整版。 有了伤害量就免不了要比较,一比较又有了新的伤害。 对比郑平与陈琳的檄文,陈琳所写的更显气势汹汹,先摆出大道理,占据道德高地,然后从曹cao的身世开始发作,细数他父辈、祖辈的“罪行”,平常宦官能犯的罪行,不管好坏全给曹cao扣上,然后再颠倒曹cao行事的因果,把因为得罪曹cao被杀的人全部立在正义的一方,以此佐证曹cao的“邪恶”。 这种写法乍一看没有问题,而且慷慨激昂,文辞绝世,一气呵成,令人一看就对曹cao生出极大的恶感。 然而这样的称述虽然能在初期煽动人心,蛊惑一些不明内情的平民,却经不起深入的推敲。 但凡对朝局,对朝政有点敏感度的士人,或者对曹cao有一定了解的,都不会全盘尽信这篇檄文上的内容,反会因为这篇檄文的“激烈”而对它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当然,作为一篇哄得民心、打击敌方士气的檄文,这样才是正正好。大部分民众对权势一词毫无概念,他们不会管你为什么这么做,只能看到与他们相关的最终结局。 家人是作恶乱国的阉宦?那他肯定不是好东西。杀了好人?那就是坏人。因为嫉妒而打击报复好官?这人真恶毒。动不动就夷人三族?这和董卓有什么区别,简直凶残! 陈琳的檄文大致围绕这几点展开,能最大程度地激起民愤,挑的正好是不好解释,涉及复杂方面的“恶行”。 作为后世称道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这篇优秀的檄文凝聚了极致的文才与辩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可惜他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郑平。 单论两篇赋文在民间的影响力,陈琳的是这样的: 这篇檄文讲的是什么?惹……不明觉厉,这一个个四字词汇是什么意思?……震惊!曹cao竟然是这样的人,赶紧拉黑,组团偷偷地骂他。 而郑平的是这样的: 这檄文是什么意思,这彩虹屁也太假了吧,袁绍有这么好?……什么,有反转,你看吧,果然不出我所料……建议挺诚恳的,既然袁绍是好人,那你就积极吸取意见改一下……噗噗噗噗,震惊!袁绍小时候竟然是这样的袁绍,我伙呆……等等,怎么还有一首歌?完了完了,前面讲什么我已经忘了,只记得这个洗脑的歌谣。来我给你念一遍——寒食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