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6页 (第2/2页)
,那时也不分什么燕人,梁人,越人,齐人。大家都是楚人。甚至当年的齐国公和武帝部下也有许多人祖籍都在三国境内。 所以武帝登基后很怕镇守边关的将领会伙同三国一起反攻齐国,因此对戍边将领的家眷管控尤为严格。而且每隔上两三年戍边将领便要重新调整,为的就是防止他们私下经营势力。 卫暄之所以能同卫儒出征是因为卫老太君尚在,皇后也在,甚至中宫还出了嫡子。只要卫儒脑袋不是被驴踢了,定不会造齐国的反。当然,与李淮的那点恩怨就要另说了。 但韩庆同样也是李家人心里的刺,且韩庆上无父母,又只韩崇良一个嫡子。因此无论如何韩崇良都是不能出京的。 卫昭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只好伸出手拍了拍韩崇良的肩膀。 韩崇良委屈的抹了把眼泪,道:“酒喝完了,可我心情还没好呢。” 卫昭:……突然就不想安慰他了。 第151章 李淮打开博古架后的暗门,一个黑衣人垂手而立。 “禀皇上,传国玉玺有消息了。” 李淮目光阴阴的看着他,道:“三年前你也是这么说的。” 黑衣人垂眸道:“这次大人亲自出手。” 李淮眸光一闪,又问:“你弟弟还没有消息?” 黑衣人将头垂的更低了,掩住眸中的担忧,低声说道:“没有。” 李淮狠狠的在黑衣人腿上踹了一脚,低声怒斥:“蠢货!在南府经营这么多年竟连最亲的弟弟都看不住,要你何用!” 黑衣人一个踉跄匍匐在地:“皇上恕罪,是小人无能。” 李淮气得胸膛起伏,半响才平复下来,道:“拿到传国玉玺,击杀长孙恪。” 他从袖口里取出一个瓷瓶扔了过去,冷冷说道:“办不成你也不用回来了。” 黑衣人握着瓷瓶的手骨节泛着白,但凡再多一丝气力,瓷瓶都会瞬间化为齑粉。他顶着头顶巨大的压力问道:“什么时候可以接她回家。” 李淮向前走了一步,居高临下的俾睨着他。 明黄的衣摆在黑衣人眼前晃动了一下,只听头顶传来一声摄人的冷笑,而后便听李淮说道:“等你有命回来吧。” 黑衣人以头触地:“必定回来!” 李淮的心情并没有因为传国玉玺的消息而变好,只因朝中关于征南军的主将人选仍未落定。王奕的人已经发了好几封密信催促朝廷出兵,若再耽搁下去,只怕渭南生变。 他任命崔奉为将目的自然是想谢萧崔三家先斗起来。有王奕在渭南打下的底,再有程士询任副将,崔奉就是个棒槌也能把渭南收回来。他能想到的,谢家自然也能想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